追缴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等于罚款?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突然收到一张通知单,上面写着“责令追缴”几个大字,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追缴是什么意思?是罚钱吗?还是要把我之前拿过的钱全部吐出来?是不是犯了什么大错?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其实很多人搞不清的法律术语——追缴。
追缴不是罚款,但它可能比罚款更“狠”。追缴指的是国家机关依法强制收回非法所得、不当得利或应缴未缴的款项,它不是一个惩罚性措施,而更像是一种“纠正错误”的手段,比如你多领了补贴、骗了社保、虚开发票套取资金,一旦被查出来,相关部门就会说:“对不起,这笔钱你本不该拿,现在得还回来。”这个“还回来”的过程,就是追缴。
举个例子你可能更容易理解:老王在申请廉租房时隐瞒了真实收入,成功骗到了补贴,后来被审计查出,相关部门就下达了《追缴决定书》,要求他把过去三年多拿的12万元补贴全部退回,这12万,就是被追缴的非法所得,注意,这钱不是罚的,而是本来就不该拿的,现在只是“物归原主”。
追缴的范围很广,常见于税务、社保、财政补贴、土地出让金、违法所得等领域。
- 税务局发现你少缴了税,会追缴税款+滞纳金;
- 公职人员贪污受贿,法院判决“追缴违法所得”;
- 企业骗取政府补贴,监管部门有权追回资金;
- 房地产商拖欠土地出让金,自然资源局可以依法追缴。
关键点来了:追缴针对的是“不该得的钱”,而不是额外惩罚,但别以为这就没事了——追缴常常和罚款、刑事责任并行不悖,比如你骗了10万补贴,可能先被追缴这10万,再被处以5万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坐牢。追缴是“起点”,不是“终点”。
还有一个很多人混淆的概念:追缴 vs 没收。
- 追缴:针对的是非法所得,原本就不属于你,现在要拿回去;
- 没收:可能是合法财产,但因违法被强制收归国有,比如赌资、违禁品。
追缴更强调“返还性”,而没收更强调“剥夺性”。
建议参考:如果你收到追缴通知,千万别当儿戏!
第一步:冷静核实,先别慌,看看是谁发的、依据什么文件、追缴金额怎么算出来的,是不是有误会?有没有计算错误?
第二步:及时沟通,如果是行政机关发的,可以依法申请陈述、申辩,甚至听证,别拖,期限一过,可能就失去救济机会。
第三步:寻求专业帮助,涉及金额大或情况复杂的,建议找专业律师介入。追缴决定一旦生效,可能影响征信、被强制执行,甚至牵连刑事责任。
主动配合、如实说明,往往比对抗更有利,很多情况下,只要及时退回,后续的处罚是可以减轻甚至免除的。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追缴税款+滞纳金)《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四条:
“企业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违反规定使用、骗取的有关资金……”
小编总结:
追缴是什么意思?说白了,拿错的钱,得还回去”,它不是罚款,但可能比罚款更让人头疼——因为这意味着你曾经“不当得利”,现在要原路退回。追缴的核心是“纠正错误”,但背后往往连着更严厉的法律后果,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面对追缴通知,别逃避、别侥幸,及时应对、合法处理,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法律从不鼓励“占便宜”,它只保护真正属于你的那一部分。
追缴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等于罚款?,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