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缴是什么意思?一文看懂法律中的追缴真相
你是否在新闻中看到过某某因涉嫌贪污被追缴非法所得,或者在法院判决书中看到“依法追缴”的字样?是不是也曾疑惑,“追缴”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和“没收”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在法律中频繁出现的词汇——追缴。
什么是“追缴”?
从字面来看,“追”是追寻、追查,“缴”是缴获、上缴,合起来,“追缴”就是对违法所得或不当得利进行追查并予以收缴的一种法律手段。
在法律语境下,追缴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对行为人通过违法犯罪行为获得的财物进行追查、查封、扣押,并最终将其收归国库的行为。
举个通俗的例子:如果某人通过诈骗、贪污、受贿等手段非法获取了100万元,那么这100万元就属于“违法所得”,这时候,法院就可以判决对其“依法追缴”,即把这些钱从他手中拿回来,交给国家。
追缴与没收有何不同?
很多人会混淆“追缴”和“没收”,其实二者虽然都涉及财产的处理,但在适用对象和性质上有所不同:
- 追缴的对象:主要是犯罪分子通过犯罪行为直接获得的财物,比如诈骗款、赃物、非法获利等。
- 没收的对象:则是犯罪工具、违禁品,或者是犯罪过程中使用的物品,例如贩毒用的车辆、赌博用的设备等。
- 追缴是“把不该得的钱还回去”
- 没收是“把不该有的东西拿走”
追缴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以下几种情况通常会涉及到“追缴”:
- 经济类犯罪:如诈骗、贪污、受贿、职务侵占等;
- 非法所得:通过违法手段获得的利益,如非法集资收益、洗钱所得;
- 民事案件中的不当得利:比如合同无效后,一方取得的不合法利益;
- 行政违法行为:部分行政处罚也会涉及追缴非法所得。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犯罪人员已经死亡或逃逸,只要能查到其违法所得,司法机关依然可以依法追缴。
如何实现追缴?程序是怎样的?
追缴一般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发起:
- 调查取证阶段:查明涉案财物的来源、去向;
- 查封、扣押措施:防止涉案财物被转移或隐匿;
- 判决裁定阶段:法院作出“追缴”裁定;
- 执行阶段:由法院执行部门将财物交至国家财政。
整个过程必须依法依规,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得随意侵犯他人合法财产。
建议参考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涉及相关案件,面对“追缴”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 保留证据:无论是收入凭证还是转账记录,都要妥善保存;
- 配合调查:主动交代问题、退缴违法所得,有助于减轻处罚;
- 寻求专业帮助:及时咨询律师,了解自身权利义务;
- 避免转移财产:一旦进入司法程序,试图藏匿资产可能会加重后果。
相关法条参考
以下是与“追缴”相关的法律条款,供您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害人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
对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依法及时返还;对于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财物,应当予以没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九十五条规定:
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已经执行完毕的,不再执行。
追缴,不是简单的“没收”,而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和合法性的财产处置方式,它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惩处,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刑事案件还是民事纠纷中,追缴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作为普通人,我们要清楚法律底线,不碰红线,更要知道一旦触犯法律,不仅要承担刑责,还要面对“人财两空”的可能,守法是最基本的生存智慧。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让更多人了解“追缴”的真实含义,我们下期再见!
关键词布局提示:本文围绕“追缴是什么意思”展开深度解析,重点突出“追缴定义”、“与没收的区别”、“适用情形”等内容,适合用于SEO优化搜索流量。
追缴是什么意思?一文看懂法律中的追缴真相,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