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息诉罢访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

你有没有在新闻里听过“签了息诉罢访承诺书”?或者在邻里纠纷调解中,有人劝你“签个字,息诉罢访,事情就了结了”?听起来像是一句和解的承诺,但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法律含义?“息诉罢访”这四个字,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稍有不慎,可能就让你的合法权益“一去不返”

咱们就来掰扯清楚——“息诉罢访”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是不是一纸和解书?签了它,还能不能反悔?会不会影响你继续打官司?

息诉罢访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

先说定义:“息诉罢访”是一个复合型法律术语,由“息诉”和“罢访”两部分组成。

  • “息诉”指的是停止诉讼,即当事人主动放弃通过法院诉讼途径解决纠纷的权利;
  • “罢访”则是停止上访,意味着承诺不再向各级信访部门、政府机关反映问题或申诉。

合起来,“息诉罢访”就是当事人自愿承诺不再通过法律诉讼或信访渠道维权,通常是在纠纷调解、补偿协议、政府维稳等场景下出现。

很多人一听“息诉罢访”,第一反应是:“哦,和解了嘛,挺好。”但问题来了——这种承诺,真的具有法律效力吗?签了就真的不能反悔了吗?

关键点来了:“息诉罢访”本身不是法律条文中的正式术语,而是一种实务中常见的“承诺行为”,它通常以“承诺书”“协议书”等形式出现,比如在征地拆迁、工伤赔偿、信访积案化解等场景中,政府或相关单位会要求当事人签署“息诉罢访承诺书”,作为获得补偿或调解的前提条件。

但请注意:这种承诺的法律效力,取决于签署时是否出于真实意愿,是否有胁迫、欺诈,以及是否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举个例子:老王家房子被强拆,一直上访无果,后来政府给了补偿款,条件是签一份“息诉罢访承诺书”,老王签字领钱了,但事后发现补偿远低于市场价,想再打官司,法院却以“已承诺息诉罢访”为由不予受理,这时候,老王还能维权吗?

答案是:有可能!

根据《民法典》和《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如果签署承诺书时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对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其违背真实意思表示,这份承诺是可以被撤销的。“自愿”二字,必须是建立在知情、公平、自愿基础上的,而不是“不签就不给钱”式的变相施压

更值得注意的是,“息诉罢访”不能剥夺公民依法享有的申诉权、诉讼权等基本权利,即便签了字,如果原纠纷存在严重违法或程序瑕疵,当事人仍有权依法申请再审、提起行政复议或向检察机关申诉。

“息诉罢访”不是“法律终结符”,而更像是一份“阶段性和解协议”,它的效力,要结合具体情境、签署过程和后续事实来判断。


📌 建议参考:

如果你被要求签署“息诉罢访承诺书”,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急于签字,先搞清楚协议内容,尤其是“放弃诉讼”“不再上访”这类条款;
  2. 保留所有证据,包括补偿协议、沟通记录、现场录音等;
  3. 咨询专业律师,确认是否显失公平、是否存在权利被剥夺的风险;
  4. 警惕“以钱换稳定”的套路,补偿是否合理?程序是否合法?
  5. 签字≠权利消灭,重大不公下,仍可依法维权。

📚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有权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 《信访工作条例》第二十二条:
    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


✍️ 小编总结:

“息诉罢访”不是魔法咒语,也不是法律终点。它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快速化解矛盾;用得不当,可能成为压制合理诉求的工具。真正的法治社会,不是让人“不敢告”,而是让人“愿意和解”且“和解得明白”
当你面对“息诉罢访”四个字时,别慌,也别轻易签字。多问一句“为什么”,多想一步“值不值”,才是对自己权利最大的尊重

沉默可以是和解,也可能是妥协;而真正的公平,永远经得起法律的审视

息诉罢访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01944.html

标签:法律法制

息诉罢访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的相关文章

息诉罢访什么意思?你真的了解这个法律术语背后的含义吗?

息诉罢访什么意思?你真的解这个法律术语背后的含义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听息诉罢访”这个词,尤其在一些信访、行政纠纷或者社会矛盾化解的场景中,很多人一听,觉得这政府或相关部门让老百姓“别闹”的一种说法,但其实,“息诉罢访”并不简单的“封口令”,它背后有着明确的法律含义和适用范围。什么是息诉罢访”? “息诉罢访一个组合词,由...

五险一金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难怪吃亏!

五险一金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难怪吃亏!

你有没有在找工作的时候,听HR说:“我们公司提供‘五险一金’哦!”然后你心里默默点头,觉得听起来挺正规,但其实压根不清楚这六个字到底代表啥?别不好意思,我敢说,至少一半的上班族都说不清“五险一金”具体哪五险、哪一金,更别提它们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实际保障。 咱们就来掰开揉碎,把“五险一金”这个职...

自留地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

自留地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

你有没有听过“我们家有块自留地,种点菜吃”这句话?听起来挺平常,但“自留地”这个词背后,其实藏着不少法律门道,很多人以为自留地就自家的地,想怎用就怎用,种菜、盖房、出租都行——这可就大错了! 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自留地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到底归谁?能不能买卖?能不能建房?清楚这些问题...

非农业户口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

非农业户口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

你有没有在办户口、孩子上学、买房落户的时候,听过“非农业户口”这个词?一头雾水,心里嘀咕:这到底是个啥?跟农业户口有啥区别?它还影响我现在的生活吗?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非农业户口是什么意思,它从哪儿来,现在还有没有用,以及它对你我到底意味着什么。 非农业户口,到底是啥?...

公务员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

公务员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

你有没有在朋友圈看谁考上“公务员”就发个“上岸成功”的九宫格?或者听亲戚说:“孩子考个公务员,一辈子稳。”可你心里也嘀咕过:公务员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要在政府大楼上班的就公务员?街道办的小王、学校的老师、医院的医生,算不算公务员?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个被误解最的职业身份。...

绩效奖金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

绩效奖金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

公司说“绩效奖金要等考核后才发”,可到底什么是绩效奖金?它和年终奖一样吗?不达标就一分没有?如果你也一头雾水,那今天这篇文章就为你量身定制的。 咱们先来打个比方:你就像一名马拉松选手,公司赛道组织方,平时的工资你跑完全程的基础补给,而绩效奖金,就你跑进前三名时额外拿的奖杯和奖金...

银行流水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

申请贷款被拒,银行工作员说“你的银行流水不够”;或者找工作时,HR要求你提供“近半年的银行流水”?听“银行流水”这个词,很多人第一反应:“不就银行卡里的钱进进出出吗?”——看似简单,实则大有门道,咱们就来彻底搞明白:银行流水是什么意思?它到底重要? 银行流水指个或企业在银行账户中所...

征信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其实它比你想象的重要得多!

征信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其实它比你想象的重要得

想办张信用卡,却被银行一口回绝?或者申请房贷时,明明收入稳定,却被说“不符合条件”?你一头雾水,翻来覆去检查材料也没问题——这时候,可能真正“卡住”你的,不工资,不房子,而征信。 征信是什么意思?它到底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咱们就来掰开揉碎,讲清楚这个看似抽象、实则影响深远的“隐形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