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还清后,催收还会打电话吗?真相让人意外!
辛辛苦苦攒钱,终于把逾期的网贷一笔一笔还清了,心里的大石头刚落地,结果手机一响——又是催收电话?
你一头雾水:“我都还清了,怎么还打?”
别急,这事儿还真不稀奇,咱们就来聊一个很多人都忽略但又切身相关的现实问题:网贷逾期还清后,催收到底会不会继续打电话?
还清了,为什么还有人打来?
我们得搞清楚一件事:还清≠催收立即停止。
很多人以为,只要把欠款结清,催收就应该“自动下线”,但现实往往没那么理想。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信息传递存在滞后性
你这边刚还清,但平台或第三方催收公司可能还没收到系统更新,银行或网贷平台的数据同步需要时间,有时候要几个工作日,在这期间,催收人员看到的还是“逾期未还”的状态,自然会继续联系你。催收外包机制导致“脱节”
大多数网贷平台不会自己催收,而是把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催收公司,这些公司按“催回金额”拿提成,所以积极性很高,但问题是,平台和催收公司之间的沟通并不总是及时,你可能在平台还清了,但催收公司还没接到“停止催收”的通知。催收人员为了“业绩”继续施压
有些催收人员为了完成指标,即便知道你已还清,也可能打个电话“确认一下”,甚至故意模糊信息,让你再“多还点”或者“交点手续费”。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规,甚至违法。系统错误或人为疏忽
系统没及时更新还款记录,或者客服操作失误,导致你的“已还清”状态没被标记,这种情况下,催收电话依然会像幽灵一样缠着你。
还清后还被打,算不算骚扰?
重点来了:一旦你确认欠款已全部结清,并保留了还款凭证,任何继续的催收行为都属于越界!
根据《民法典》和《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的相关规定,债务清偿后,债权人或其委托方不得再以催收名义进行联系、骚扰或施压。
如果你已经还清,对方还频繁打电话、发短信,甚至威胁、恐吓,这就构成了“催收骚扰”,你完全有权投诉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如何有效应对还清后的催收电话?
保留所有还款证据
银行转账记录、平台还款截图、结清证明……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你维权的“铁证”。接到电话先别慌,冷静应对
可以直接说:“我的贷款已于X月X日全部结清,有银行流水和平台凭证为证,请立即停止联系,否则将视为骚扰并保留投诉权利。”要求对方提供身份信息
正规催收必须告知所属机构、工号、联系方式,如果对方支支吾吾,大概率是“黑催收”。果断投诉
可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1236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热线等渠道投诉。投诉时附上通话录音和还款记录,成功率极高。
建议参考:还清后这样做,彻底告别催收烦恼
- 第一时间索要结清证明:还清后,主动联系平台客服,要求开具《贷款结清证明》,并保存电子版和截图。
- 更新征信报告:30天后查一次征信,确认逾期记录是否已更新为“已结清”,如有异常,及时申诉。
- 设置电话拦截:对已知催收号码拉黑,避免反复打扰。
- 必要时发律师函:如果催收持续不断,可委托律师发函,正式警告对方停止侵权。
相关法条依据(权威背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第十八条
债务人已履行还款义务的,催收机构应立即停止催收行为,不得再进行任何形式的联系或施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
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更不得进行骚扰性联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多次发送侮辱、恐吓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拘留或罚款。
网贷逾期还清后,催收不该再打来,这是底线,也是法律红线。
但现实中,信息滞后、外包混乱、利益驱动等因素,让很多已还清的借款人依然饱受骚扰。
你还清了,就不再是“欠债人”,而是权利受保护的消费者。
别怕,保留证据,理性应对,该投诉就投诉,该维权就维权。
你的平静生活,值得被尊重,也必须被守护。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不妨把这篇文章转给身边的朋友——还清债务不是终点,拿回尊严才是。
网贷逾期还清后,催收还会打电话吗?真相让人意外!,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