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败诉了,真的要自掏腰包还对方的律师费吗?
手机一震,短信来了——“您已被起诉,请于XX日前到法院应诉”,那一刻,心跳仿佛漏了一拍,尤其是当你知道是因为网贷逾期被平台告上法庭的时候,更让人慌神的是,判决下来你败诉了,法院不仅判你还本金、利息,甚至连原告的律师费都要你承担!你心里可能在咆哮:“我又不是不还钱,凭什么连他们的律师费也得我出?”
别急,这事儿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在很多网贷逾期的诉讼案件中,败诉方确实可能要承担原告(也就是平台或催收公司)的合理律师费用,这背后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合同约定支撑。
我们先来捋一捋整个逻辑链条,当你在某个网贷平台申请借款时,无论你是通过APP一键勾选,还是在线签署电子合同,其实都已经和平台建立了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款协议,这份协议里,通常会有一条“违约责任”条款,写得清清楚楚:如果借款人逾期不还,出借人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偿,由此产生的诉讼费、保全费、律师费等合理费用,均由借款人承担。
看到没?关键就在这句话上,你可能当时根本没细看,随手一点“同意”,但这一“同意”,就等于你默许了未来如果打官司,你不仅要还钱,还得替对方掏律师费。
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会重点审查三点:
一是借款合同是否真实有效;
二是你是否确实逾期未还;
三是原告主张的律师费是否合理、有发票、有委托合同支撑。
只要这三点都成立,法官通常会支持原告关于律师费的诉求。这不是法院偏袒平台,而是尊重合同约定和契约精神,你签了字,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现实中有不少案例都证实了这一点,比如某地法院2023年的一起判决中,借款人因逾期8个月未还某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被起诉,最终法院判决其偿还本金、利息及平台支付的律师费6500元,法院认为:“双方合同明确约定律师费由违约方承担,且原告提供了委托代理合同及发票,费用合理,应予支持。”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律师费是不是随便要多少都得我认?当然不是。法院只支持“合理”的律师费,一个标的额才3万元的案子,对方要你承担3万元的律师费,那肯定不合理,一般情况下,律师费会参照当地律师服务收费标准,结合案件难易程度来判断。
如果你在收到起诉材料后积极应诉、主动协商还款,甚至在开庭前达成调解,很多时候平台为了快速回款,也会主动放弃律师费的主张。主动沟通,永远比消极逃避更有出路。
✅ 建议参考:逾期后别装睡,行动才是解药
如果你已经逾期,甚至收到法院传票,别慌,但也别拖。
- 第一时间查看合同,确认是否有“律师费由违约方承担”的条款;
- 收集还款记录、沟通截图等证据,证明你并非恶意拖欠;
- 主动联系平台协商还款方案,争取庭前调解,避免进入判决程序;
- 如确实无力偿还,可申请分期或债务重组,部分平台支持“困难帮扶”;
- 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评估诉讼风险,避免因小失大。
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越拖,产生的费用越多,信用损失越大,甚至可能面临财产被执行的风险。
📚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
“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注:此处“其他费用”在司法实践中常被解释为包括合理律师费,前提是合同有明确约定且费用合理。)
网贷逾期败诉后承担原告律师费,并非“霸王条款”,而是基于合同约定和法律支持的合理结果,你签下的每一个“同意”,都可能在未来变成真金白银的责任,借款前多看一眼合同,逾期后别选择沉默,面对债务,坦诚沟通、积极应对,才是真正的“止损之道”。
信用是无形资产,修复它可能需要时间;但毁掉它,往往只是一次逾期+一次逃避,别让今天的侥幸,成为明天的负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