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能赔自己车上的人吗?律师,多数情况下不能,但这点你必须知道!
你作为网约车乘客,因司机失误发生事故受伤,想起交强险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本以为能获得赔偿,却被告知交强险原则上不赔偿本车车上人员——这一关键规则,常常超出普通人的理解范围!
交强险的保障核心:为"车外"的"第三者"撑起法律盾牌
交强险,全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其核心立法价值在于保障交通事故中受到损害的"第三者",这里的"第三者"具有严格的法律界定:
核心排除对象:本车车上人员
无论是驾驶员,还是乘客,只要事故发生时身处被保险车辆内部,均被法律视为"本车人员",不属于交强险法定赔偿对象。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交强险是"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谁是"第三者"?
简单说,就是事故发生时,身处被保险车辆之外且与车辆无特定身份关联的人。- 被撞的其他车辆驾驶员、乘客;
- 行人、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人;
- 路边财产的所有人或管理人。
车上人员寻求赔偿的出路何在?
车上人员(驾驶员、乘客)在事故中受伤,交强险爱莫能助,但这绝不意味着赔偿无门!关键需明确责任主体与对应险种:
对方车辆有责?动用其交强险与商业险
若事故由对方车辆(如闯红灯的货车)全责或主责导致你方车上人员受伤,对方车辆的强制险与商业三者险将成为首要赔偿来源,此时你的身份在对方眼中正是"第三者"。己方司机有责?依赖商业车险填补保障真空
若事故因己方司机过错(如操作不当撞墙)导致车上人员受伤,赔偿则需依赖本车投保的商业险种:- 车上人员责任险(座位险):按座位投保,赔偿指定座位上乘客因事故产生的伤亡费用。
- 驾乘人员意外伤害保险(驾乘险):属于人身意外险范畴,无论事故责任归属,按合同约定赔付车上人员伤亡损失,常具备更高保额和更广保障(含非交通事故意外)。
- 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不覆盖本车人员,仅赔车外第三者。
律师核心提示:交强险的保障方向是"对外"而非"对内",车上人员的安全保障,必须通过针对性商业保险(座位险、驾乘险)主动构建!
法律盾牌:清晰界定保障边界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四十二条
(二)"被保险人"是指投保人及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
(三)"受害人"是指因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但不包括被保险机动车本车车上人员、被保险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此条明确了赔偿顺序,但前提是受害人属于交强险法定保障范围)
律师视角总结:责任区分是核心,主动配置是关键
交强险如同一面坚固的盾牌,但它守护的是车外的世界。当问及"交强险能否赔偿自己车上的人",答案在绝大多数场景下是明确的否定——车上乘客与驾驶员被法律排除在交强险的"第三者"定义之外。
真正保障车上人员生命安全的,是你主动选择的商业"座位险"或"驾乘险",它们如同为车内每位乘员定制的护甲,无论事故责任如何划分,都能提供直达个人的风险补偿。行车安全,既需要遵守规则,更需要未雨绸缪——别让保障出现"车内真空"!
交强险能赔自己车上的人吗?律师,多数情况下不能,但这点你必须知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后提醒:各地司法实践对特殊情形(如乘客上下车时受伤是否转化为"第三者")可能存在不同观点,但基本原则不变,具体个案请务必咨询专业律师并详查保险合同条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