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险一金到底是什么?很多人搞错了,别再被忽悠了!
你是不是也经常在找工作的时候,听到hr说:“我们公司给员工缴纳三险一金。”
可你心里却嘀咕:三险一金指什么?是哪三险?和五险一金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待遇缩水了?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个问题彻底讲清楚,让你明明白白上岗,不被模糊术语绕晕。
先说结论:“三险一金”并不是国家强制要求的标配,而是一种非标准说法,通常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你没听错,它把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排除在外了,而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才是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社会保障体系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外加住房公积金。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公司只提“三险一金”?
答案很现实:为了降低成本。
工伤和生育这两项保险,虽然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但一旦员工发生工伤或生育,企业可能面临较高赔付或停工成本,有些中小型企业为了规避潜在风险,干脆就不缴或“选择性”缴纳,只交三险加公积金,美其名曰“三险一金”。
但这合法吗?不合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三条、第四十四条和第五十三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参加全部五项社会保险,也就是说,只要建立劳动关系,企业就必须依法缴纳五险,缺一不可。
而住房公积金虽然不属于社会保险范畴,但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城镇单位也应当为在职职工缴存公积金,所以严格来说,正规企业应提供“五险一金”,而不是“三险一金”。
你可能会问:那我签了劳动合同,公司只给我交三险一金,怎么办?
记住这句话:“口头承诺不如白纸黑字,白纸黑字不如依法执行。”
如果你发现公司未依法缴纳全部五险,尤其是漏缴工伤和生育保险,这不仅是对你权益的侵害,更可能在关键时刻让你陷入困境,工作中受伤却无法申请工伤认定,或者怀孕生娃拿不到生育津贴,那就追悔莫及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劳动者因为不了解政策,误以为“三险一金”是正常配置,甚至觉得“有总比没有强”,于是默默接受了不合规的待遇,这种“妥协”,恰恰助长了企业违规操作的底气。
✅ 建议参考:保护自己,从了解开始
- 入职前务必确认社保缴纳明细,不要只听HR一句话就签字,要求书面说明缴纳项目。
- 每月查询社保和公积金账户,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或当地社保APP核实缴费记录。
- 发现少缴、漏缴,及时与公司沟通,保留证据(如工资条、劳动合同、沟通记录),必要时向当地社保局或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
- 不要轻易签署“自愿放弃社保”协议,这类协议在法律上无效,但可能影响你后续维权效率。
📚 相关法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 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 第二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
- 第三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不缴费。
- 第四十四条: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 第五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不缴费。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0号)
第二十条: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得逾期缴存或少缴。
“三险一金指什么”?它不是一个正规的法律概念,而是一种模糊话术,背后往往藏着企业逃避法定义务的小算盘。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权益的第一守护人,别再被“三险一金”这种说法带偏了节奏,真正的保障,是五险一金,一个都不能少。
找工作不只是看工资高低,更要看背后的保障是否完整。社保不是可有可无的福利,而是你未来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的“安全绳”。
搞清楚“三险一金指什么”,不只是学知识,更是为自己的人生加一道保险。
你值得被合法对待,也必须被依法保障。
三险一金到底是什么?很多人搞错了,别再被忽悠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