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调解中心打电话说要起诉,是真的吗?我该怎么办?
你有没有接到过这样的电话?一个自称是“网贷逾期调解中心”的人,语气严肃地告诉你:“你已经逾期多久了,再不还款就要被起诉了!”电话那头说得有鼻子有眼,甚至还能准确报出你的借款平台、金额和逾期天数,一时间让你心跳加速,手心冒汗。
别急,先别慌。
我们要搞清楚一件事:“网贷逾期调解中心”到底是个什么机构?
目前在中国,并没有一个官方设立的、全国统一的“网贷逾期调解中心”,这个名称听起来像是某个权威部门,但其实它更可能是某些第三方催收公司、法务外包机构,甚至是打着“调解”幌子的催收团队给自己起的“高大上”名头,他们的目的,往往是通过制造恐慌,逼你尽快还款。
他们说“要起诉”,是真的吗?
这要分情况来看。
如果你确实长期逾期、金额较大、且平台已多次催收无果,确实存在被起诉的可能性,正规的网贷平台在催收无果后,通常会将债务委托给律师事务所或法务公司,走法律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打电话说要起诉的,都会真的起诉。
真正的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 借款人逾期后,平台会先进行内部催收;
- 若长时间未还款,可能将债权转让给第三方机构;
- 第三方机构会进行协商、调解,尝试达成还款协议;
- 如果协商失败,且金额达到立案标准,才会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
- 法院受理后,你会收到法院传票或短信通知,而不是仅仅一个电话。
仅凭一个电话就说“要起诉”,90%以上是施压手段,目的是让你心理崩溃,赶紧还钱。
但!这并不代表你可以完全无视。
如果你确实欠款未还,哪怕对方是催收人员,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
- 有些平台已经与地方法院建立了诉前调解机制,确实会通过“调解中心”名义联系你;
- 如果你一直不回应、不还款,对方完全有权走法律程序;
- 一旦被起诉并判决,你不仅需要还本金、利息,还可能面临强制执行、冻结银行卡、列入失信名单等严重后果。
那接到这种电话,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步:保持冷静,别被吓住
不要一听“起诉”就慌了神,更不要在电话里轻易承诺还款或透露银行卡信息。
✅第二步:核实对方身份
可以礼貌询问:“请问您是哪家机构?能否提供工号或书面通知?” 正规机构通常会愿意提供基本信息。
✅第三步:保留通话记录
录音、记下时间、号码、对方姓名(哪怕可能是假的),这些都可能成为后续维权的证据。
✅第四步:主动联系借款平台
直接登录你借款的APP或官网,查看还款状态,确认是否真的进入法律流程。真正的法律动作,平台一定会在后台有通知。
✅第五步:协商还款,争取减免
如果你确实无力一次性还清,可以主动提出分期还款或申请减免罚息,很多平台在诉前调解阶段是愿意谈的,越早沟通,越有机会避免诉讼。
📌 建议参考:
如果你目前经济困难,建议这样做:
- 优先处理高利率、已逾期较久的债务;
- 不要以贷养贷,避免陷入更深的债务泥潭;
- 主动与平台沟通,说明真实情况,争取个性化还款方案;
- 警惕“反催收”黑产,不要轻信“征信修复”“停息挂账”等虚假宣传;
- 如已被起诉,务必出庭应诉,缺席判决对你极为不利。
📚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
催收机构不得恐吓、威胁、侮辱债务人,不得使用“起诉”“坐牢”等误导性话术施压。
“网贷逾期调解中心打电话说要起诉”——这句话听起来吓人,但大多数时候是催收手段,而非法律行动的开始,真正要起诉你的人,不会只靠一通电话通知你,而是会通过法院正式送达文书。
但别忘了,手段虽虚,风险却实,如果你长期拖欠,确实可能面临法律追责,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核实信息、保留证据、积极沟通、合理协商。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也要在合法、合理的框架内解决,别让一通电话击垮你的理智,也别因一时逃避酿成更大后果。
面对债务,最好的态度不是逃避,而是面对与解决。
网贷逾期调解中心打电话说要起诉,是真的吗?我该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