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什么是传销?你可能每天都在擦边,却还不自知?

“姐,有个项目特别赚钱,拉几个人就能月入十万!”或者刷到朋友圈里有人晒豪车、豪宅,配文写着:“加入我们,轻松实现财富自由!”听着心动吗?但你知道吗?这些看似光鲜的“机会”,背后很可能就是传销的影子

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什么是传销?它和正规的直销、创业项目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国家三令五申,却还是有人前赴后继地掉进坑里?

什么是传销?你可能每天都在擦边,却还不自知?


传销,不是“拉人头”那么简单

很多人以为,只要“拉人头”就是传销,其实没那么简单。传销的本质,是通过发展下线、层级计酬、缴纳费用或购买产品来获取收益,而不是靠真实的产品销售或服务价值赚钱

举个例子:你花3980元买了一套“神奇护肤品”,但产品本身根本不值这个价,你被告知:只要再拉两个人进来,每人交同样的钱,你就能回本甚至赚钱——而且还能继续往上拿提成。注意!这时候,你已经掉进了传销的“金字塔”里

这种模式的核心不是卖产品,而是“拉人头”。产品只是幌子,真正的利润来自新加入者的“入门费”,而越往上的人,赚得越多;越往下的人,越像韭菜,被一层层收割。


传销的三大典型特征,记住就能避坑!

国家明确定义了传销的三大特征,咱们一个个拆解:

  1. 拉人头: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依据,你赚多少钱,不看你卖了多少货,而是看你拉了多少人进来。
  2. 层级计酬:形成上下线关系,上线可以从下线的业绩中抽成,甚至隔几层也能分钱。这种“人传人、利滚利”的模式,注定不可持续
  3. 入门费或变相入门费:要求你先交钱、买产品、投资“资格”,才能加入,而这些产品往往价格虚高,实际价值极低。

只要符合这三条中的任意一条,就极有可能涉嫌传销,别被“创业”“共享经济”“区块链”这些高大上的词忽悠了,本质不变,模式照旧,还是那个老套路


直销 vs 传销: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很多人分不清直销和传销。正规直销是合法的,而传销是违法的

比如安利、无限极这类企业,虽然也有“推荐奖”,但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产品销售,而不是拉人头,正规直销企业有严格的退换货机制、价格透明、不强制囤货。

而传销呢?产品是假的,价格是虚的,退不了货,也逃不掉,你一旦进去,就像进了“老鼠会”,想退出?不好意思,你的“上线”不会放过你。


为什么传销屡禁不止?

因为人性的贪婪和对“快速致富”的幻想

传销组织深谙心理学:他们给你画大饼,让你看到“成功人士”的生活,制造焦虑,再用“机会难得”“名额有限”逼你快速决策,等你反应过来,钱已经交了,人也拉了,想回头都难。

更可怕的是,很多受害者在发现自己被骗后,不是选择报警,而是想着“再拉几个人回本”。他们从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把亲朋好友也拖下水


建议参考:如何识别和远离传销?

  1. 警惕“高回报、低门槛”项目:如果有人说“轻松月入十万”,还不用上班,那你就要打个问号了。
  2. 看收入来源:你是靠卖产品赚钱,还是靠拉人头赚钱?前者是生意,后者是陷阱。
  3. 查企业资质:登录国家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网站,查这家公司有没有合法直销牌照。
  4. 不交“入门费”:任何要求你先交钱才能加入的项目,都要高度警惕。
  5. 保护家人朋友:如果你发现亲友陷入传销,请及时劝阻,必要时报警。

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却到处是陷阱


相关法条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明确规定,拉人头、团队计酬、入门费等行为均属于传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参与。


“什么是传销?”——它不是简单的“拉人头”,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操控和财富骗局,它利用人性的弱点,披着“创业”“互助”“创新”的外衣,实则在吞噬普通人一生的积蓄和信任。

真正的财富,来自于踏实的劳动、合法的经营和长期的积累,别被那些“一夜暴富”的谎言蒙蔽了双眼。守住底线,认清模式,远离传销,就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负责

下次再有人跟你说“有个项目特别好”,别急着心动,先问问自己:这到底是在做生意,还是在做“局”?

——清醒一点,别让贪婪毁了你的人生

什么是传销?——你可能每天都在擦边,却还不自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90766.html

什么是传销?你可能每天都在擦边,却还不自知?的相关文章

白色污染到底有多可怕?你每天都在制造它,却还不自知?

白色污染到底有多怕?你每天都在制造它,却还不自知

有没有想过,随手扔掉的一个塑料袋,可能500年都不会分解? 或者,喝完就丢的那杯奶茶杯,最终可能漂洋过海,变成海龟肚子里的“食物”? 我们常说“环保”,真正了解“白色污染指的是什么”的人,其实并多。 咱们就来揭开“白色污染”的真面目,看看它到底是什么,又为何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沉默”的环...

中伤是什么意思?你可能每天都遇到,却从未真正了解!

中伤是什么意思?你可能每天都遇到,从未真正了解!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听到一些“风言风语”,比如有人背后说坏话、编造虚假信息影响的声誉,甚至网络上被恶意攻击……这些行为,其实都可能构成我们今要讲的关键词——中伤。 中伤究竟是什么意思? 从字面来看,“中”击中的意思,“伤”就伤害,合起来理解,中伤指的就用语言、文字或行为,蓄意...

什么叫诽谤?你可能每天都遇到,却从没意识到的事

什么叫诽谤?你可能每天都遇到,从没意识到的事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朋友微信群里说“背地里搞小动作”,同事朋友圈暗示“靠关系上位”,甚至素相识的网友社交平台上公开辱骂“人品低劣”?那一刻,心里是不是又气又委屈,却不知能不能“告他”? 这些行为很可能已经触碰到了法律的红线——这就叫“诽谤”。 但很多人对“什么叫诽谤”仍一头雾...

违反禁令标志指示到底是什么意思?你可能每天都在无意中犯错!

违反禁令标志指示到底是什么意思?你可能每天都在无意中犯错!

开车走到一个路口,看到一个红圈白底的标志,心里嘀咕“这让走吗?别人都在走啊”,于跟着车流往前一冲——结果没过多久,手机“叮”一声,收到一条罚单短信:“违反禁令标志指示”?这时候才傻眼:这八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别急,今咱们就来把这事儿掰扯清楚,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资深律...

什么情况下会被扣6分?这些行为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什么情况下会被扣6分?这些行为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日常驾驶过程中,很多车主遇到过被扣分、罚款的情况,而其中最让人“肉疼”的,莫过于一次性被扣掉6分,很多人觉得这只一个小小的惩罚,但实际上,一次扣6分可能会直接影响的年度记分周期、保险费用甚至驾驶证的审验资格。 那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情况下会被扣6分? 常见扣6分的交通违法行为有哪些?...

怎样才算侵犯肖像权?这些情况你可能每天都在犯!

怎样才算侵犯肖像权?这些情况你可能每天都在犯!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以为随手拍张照片、发个朋友圈没什么了,但稍注意就可能踩到“侵犯肖像权”的雷区。根据《民法典》规定,未经本人同意,擅使用他人肖像进行公开播、商业盈利或其他可能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均可能构成侵权,拍下路人尴尬瞬间发到网上博眼球,商家未经许用顾客照片打广告,甚至媒体随意搬...

逾期给付货款,利息到底该怎么算?你可能亏了钱还不自知!

逾期给付货款,利息到底该怎算?你可能亏了钱还不自知

商业交易中,买卖双方最怕遇到“钱货两清”的信任危机,尤其买方逾期支付货款时,卖方仅要承受资金链压力,还可能因利息计算模糊而蒙受“隐形损失”。逾期给付货款的利息究竟如何主张?利息标准否有法依?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权益,常被忽视。一、逾期利息的法定依据:不是“漫要价”,而“有章...

什么地工作到底算不算违法?你可能每天都踩在法律边缘!

什么地工作到底算算违法?你可能每天都法律缘!

有没有想过,每天上下班走的那条路、打卡的那栋楼、甚至午休常去的小公园,“什么地工作”其实暗藏法律玄机?听起来像句玩笑话,但现实中,很多人因为搞清“哪儿工作”这个问题,稀里糊涂就惹上了麻烦。 我们常说“家办公”“外派出差”“临时驻点”,这些看似平常的安排,其实涉及一个核心问题——工作地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