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什么叫诽谤?你可能每天都遇到,却从没意识到的事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朋友在微信群里说你“背地里搞小动作”,同事在朋友圈暗示你“靠关系上位”,甚至素不相识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辱骂你“人品低劣”?那一刻,你心里是不是又气又委屈,却不知道能不能“告他”?
这些行为很可能已经触碰到了法律的红线——这就叫“诽谤”

但很多人对“什么叫诽谤”仍一头雾水,以为只是“说坏话”而已,没什么大不了,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什么叫诽谤?它到底有多严重?又该如何维权?

什么叫诽谤?你可能每天都遇到,却从没意识到的事


什么叫诽谤?不是骂人就是诽谤,关键看“真假”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说了别人坏话,就是诽谤,错!法律上的诽谤,核心在于“捏造并传播虚假事实”

举个例子:
如果你在公司群里说:“张三昨天偷了财务部的现金。”
——如果这是假的,且你明知道是假的还故意说,那这就是典型的诽谤
但如果张三真的被监控拍到偷钱,你说的是事实,哪怕他听了很生气,也不构成诽谤。

法律定义很明确:
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
它不等于“情绪发泄”,也不等于“批评评价”,而是用“假话”毁人清白


诽谤的三大构成要件,缺一不可

要认定诽谤,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点: 虚假
你说的事,必须是
没有发生或与事实严重不符的**,他贪污百万”“她婚内出轨”,一旦查无实据,就踩了雷。

  1. 主观故意
    明知是假的,还故意传播,如果是听信谣言、误传,可能不构成诽谤,但也要承担一定责任。

  2. 公开传播,造成影响
    只在日记里写“某某是小人”,不算诽谤,但一旦发到朋友圈、微博、抖音、微信群等公开或半公开平台,让第三人看到,就可能构成。

特别提醒:
现在很多人喜欢用“阴阳怪气”“暗讽”“打马赛克发图”等方式影射他人,以为能逃避责任。
但法院在判案时,只要普通人能联想到具体对象,依然可能认定为诽谤,别以为换个马甲就安全了。


诽谤的后果有多严重?不只是道歉那么简单

你以为诽谤最多就是“道个歉”?太天真了。

  1. 民事责任
    被诽谤者可以起诉,要求:

    • 停止侵害
    • 公开赔礼道歉
    • 赔偿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比如影响工作、导致抑郁等)
  2. 行政责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然侮辱或诽谤他人,可处5-10日拘留+500元以下罚款

  3. 刑事责任
    如果情节严重,比如造谣规模大、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等后果,可能构成诽谤罪,最高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注意:诽谤罪一般是“告诉才处理”,也就是要被害人自己去法院起诉,但如果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比如引发网络暴力、大规模舆情),公安机关也可以主动介入。


被诽谤了怎么办?建议收藏这几点

如果你发现自己被造谣、被网暴、被恶意中伤,别慌,记住这几步:

  1. 第一时间固定证据
    截图、录屏、保存聊天记录、网页链接,必要时做公证,证据越完整,胜诉几率越大。

  2. 要求平台删除内容
    微信、微博、抖音都有“侵权投诉”通道,及时举报,防止谣言扩散。

  3. 发律师函警告
    一份正式的律师函,往往能震慑对方,避免事态升级。

  4. 果断提起诉讼
    别怕麻烦,法律是保护你的武器,尤其是涉及工作、名誉、心理健康时,一定要维权到底。

  5. 必要时报警
    如果对方持续骚扰、威胁,或已造成严重后果,立即报警,寻求公权力介入。


相关法条参考(原文摘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什么叫诽谤?它不是简单的“说坏话”,而是用虚假信息摧毁一个人的社会评价。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句话、一张图,可能就能毁掉一个人的生活。
我们既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被谣言所伤;也要时刻警醒,管住嘴,别让情绪变成伤人的刀

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法庭上的证据。
尊重事实,敬畏法律,才是成年人最基本的体面。

——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欢迎转发给身边的朋友。
多一份法律常识,少一次名誉伤害。

什么叫诽谤?——你可能每天都遇到,却从没意识到的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79553.html

什么叫诽谤?你可能每天都遇到,却从没意识到的事的相关文章

中伤是什么意思?你可能每天都遇到,却从未真正了解!

中伤是什么意思?你可能每天都遇到却从未真正了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听一些“风言风语”,比如有人背后说坏话、编造虚假信息影响你的声誉,甚至在网络上被恶攻击……这些行为,其实都可能构成我们今要讲关键词——中伤。 中伤究竟是什么意思?字面来看,“中”是击中的意思,“伤”就是伤害,合起来理解,中伤指就是用语言、文字或行为,蓄...

什么车不能坐?这些危险座驾你可能每天都遇到!

什么车不坐?这些危险座驾你可能每天都遇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出门、通勤、办,交通工具成了我们不或缺“伙伴”,但知道吗?并不是所有都能随便坐,有些车辆看似普通,实则隐藏着法律风险或安全隐患,今我们就来聊一聊——什么车不坐。 我们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所谓“不坐”,不是指物理上坐不下,而是法律角度和安全角度来看,哪些...

旅行社最怕什么投诉?你可能还没意识到的那些致命雷区!

旅行社最怕什么投诉?你可能没意识到的那些致命雷区!

在旅游行业,客户满度就是生命线,而一旦发生投诉,尤其是某些特定类型投诉,对旅行社来说,不仅味着经济上损失,更可能带来声誉上毁灭性打击,那问题来了——旅行社最怕什么投诉?这背后底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风险? 旅行社最怕哪几种投诉? 虚假宣传、行程缩水 这是最常见投诉之一,但也是...

网贷逾期两千天会怎么样?你可能还没意识到的严重后果!

网贷逾期两千会怎样?你可能没意识到的严重后果!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金融盛行时代,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网络贷款平台来解决短期资金周转问题,但也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贷款长期未偿还,甚至出现了“网贷逾期两千极端情况。 那问题来了——网贷逾期两千会怎样?是不是时间久了就人管了?是不是就以不用还了? 其实不然,下面我们就来深入...

达成共识是什么意思?其实你每天都在用,只是没意识到!

达成共什么意思?其实你每天都在用,只是没意识到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我们达成了共”这句话。达成共什么意思呢?这个词听起来好像很正式,其实它离我们生活非常近。 所谓达成共,通俗来讲,就是大家对某件事的看法或决定已经趋于一致,不再有太大分歧,也就是说,不管一开始见多不同,最后了一个以共同接受方案或者立场,比如...

发票有什么用?你可能还没意识到它有多重要!

发票有什么用?你可能没意识到它有多重要!

开篇疑问: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发票,但知道发票底有什么用吗?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去超市购物、餐厅吃饭,还是企业之间交易付款,商家会提供一张“发票”,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一张纸,收不收都没关系,但其实,发票作用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是消费凭证,更是法律保障、税务合规和权益维护重要工具。 发票底有...

高新技术企业有什么好处?你可能没意识到真正价值!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时代,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关注“高新技术企业”这个头衔,但问题是——高新技术企业有什么好处?它仅仅是荣誉加身,还是真金白银实惠?今我们就来揭开这层面纱,看看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优势。 税收优惠:真金白银实惠 这是最直接、最吸引人好处之一,根据国家...

高新技术企业底有什么好处?你可能没意识到真正价值!

在当前这个科技迅猛发展时代,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关注“高新技术企业”这个称号,很多人会问:高新技术企业有什么好处?真值得去申请吗? 答案是肯定,不仅政府大力扶持,企业在税收、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也有显著优势。什么是高新技术企业? 首先我们要明确,“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