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项权证到底是个啥?很多人搞不清,其实它关乎你的房产安全!
你有没有在买房、抵押贷款,或者帮朋友担保时,听到银行工作人员说:“等他项权证下来就可以放款了”?听到这句话,你是不是心里嘀咕:他项权证是什么?它和房产证有啥区别?为什么它这么重要?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他项权证”这个看似专业、实则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法律文件,掰开揉碎讲清楚。
他项权证到底是什么?
他项权证是“他项权利”的证明文件,主要用于证明某人或机构对他人不动产(比如房子、土地)享有特定的“非所有权”权利,最常见的就是抵押权。
举个例子:你向银行贷款100万买房,银行为了保障自己的钱不会打水漂,会要求你把房子抵押给它,这时候,银行就成了你这套房子的“抵押权人”,而这个“抵押权”怎么证明?就是靠——他项权证。
他项权证的本质,是抵押权的“身份证”,它不是房产证,不证明房子归谁,而是证明“谁有权在你还不了钱时,优先处置这套房子”。
他项权证和房产证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容易混淆这两个证件,我们来划重点:
- 房产证:证明“房子归谁”,是所有权的凭证,比如你名字在房产证上,说明你是房子的主人。
- 他项权证:证明“别人对这房子有权利”,比如银行有抵押权,它通常由抵押权人(比如银行)保管。
你可以理解为:房产证是你“拥有”的证明,他项权证是别人“盯着”的证明。
一旦你把房子抵押出去,房管局就会在房产登记系统里备注“已抵押”,并颁发他项权证给银行,这意味着,即便你是房主,也不能随意买卖或再抵押这套房子,除非你还清贷款、解除抵押,拿回他项权证并注销登记。
他项权证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影响?
贷款审批的关键环节
银行在发放房贷或经营贷时,必须完成抵押登记并拿到他项权证,才敢放款,这是风控的核心步骤。没有他项权证,等于银行“裸奔”放贷,风险极高。影响房屋交易
如果你打算卖房,但房子还在抵押中,就必须先还清贷款、注销他项权证,才能过户,否则,买家无法拿到“干净”的产权,交易无法完成。防范“一房多押”风险
他项权证的存在,让所有抵押行为都必须登记备案,这就避免了有人拿着同一套房反复抵押骗贷。登记系统一查,就知道这房子“背”了几条债。保障债权人权益
万一借款人跑路或破产,银行可以凭他项权证申请法院拍卖房产,并优先受偿,这就是法律赋予抵押权人的“超级优先权”。
他项权证会被取消吗?现在还重要吗?
你可能听说:“现在不动产统一登记了,他项权证是不是取消了?”
没错,随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纸质的他项权证已经逐步被电子化的“不动产登记证明”取代,但功能完全一样——只是形式变了,本质没变。
虽然你可能拿不到红本本了,但“他项权利”的登记依然存在,且更加高效透明,银行依然会要求完成抵押登记,拿到电子证明才放款。
✅ 建议参考:如何正确对待他项权证?
- 作为借款人:了解他项权证的流程,确保抵押登记顺利完成,避免耽误放款。
- 作为购房者:买二手房前,务必查清房屋是否有抵押登记(可通过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避免买到“带债”的房子。
- 作为债权人:如果是私人借贷并涉及房产抵押,一定要去房管局办理正式抵押登记,否则你的“抵押”可能无效,拿不到优先受偿权。
- 还清贷款后:记得及时办理解押手续,拿回房产的“自由身”,否则会影响后续交易或再融资。
📚 相关法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条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五条
“下列不动产权利,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登记:……(二)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三)建设用地使用权;(四)土地承包经营权;(五)抵押权……”《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
“以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证书的房地产抵押的,登记机关应当在原《房屋所有权证》上作他项权利记载,并向抵押权人核发《房屋他项权证》。”
他项权证是什么?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手续,而是现代金融和房产交易中至关重要的“安全锁”,它保障了银行敢放贷,也提醒房主:你的房子“不完全自由”,虽然现在纸质证逐步退出,但其背后的法律意义丝毫未减。
无论是买房、贷款,还是投资房产,搞懂他项权证,就是搞懂了房产安全的底层逻辑,别再把它当成一个陌生术语,它是你资产链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房子是你的,但他项权证一旦存在,就意味着“有人在盯着”,用好它,避开坑,才能真正安心做房主。
他项权证到底是个啥?很多人搞不清,其实它关乎你的房产安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