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本金融电话多少?一通电话背后的法律权益你知道吗?
急需用钱,看到“厚本金融”广告说“秒批到账”,心动之下点进去,却发现客服电话怎么都找不到?翻遍网页、APP、公众号,就是没个明确的联系方式。“厚本金融电话多少?”——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
很多人搜索“厚本金融电话多少”,其实是想确认这家平台是否正规,能不能联系上人工客服,出了问题有没有人管。说白了,这不是在找一串数字,而是在找一份安心。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厚本金融曾是国内较早一批互联网金融平台,主打个人消费信贷服务,但随着近年来金融监管趋严,不少类似平台经历了整改、转型甚至退出市场。现在你在网上搜到的“厚本金融电话”,很可能是过时信息,甚至是第三方中介冒用名义发布的虚假号码。
这就带来一个严重问题:你以为打的是官方客服,结果接电话的可能是推销贷款的“黑中介”,甚至诈骗团伙。他们利用你急用钱的心理,诱导你填写个人信息、支付“保证金”“解冻金”,最终让你人财两空。
当你在搜索引擎输入“厚本金融电话多少”时,真正该关注的不是号码本身,而是这个平台目前是否还在合法运营,以及你通过什么渠道获取联系方式。
这里给大家一个实用建议:
✅优先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比如原平台的官网(注意核实域名是否真实)、官方App内的客服入口,或拨打银保监会消费者投诉热线12378进行咨询。
✅警惕“400”开头但来源不明的电话——很多假冒客服号也用400号码,普通人难以分辨。
✅不要轻易授权“远程操作”或提供验证码——这是诈骗的典型套路。
建议参考:
如果你确实曾使用过厚本金融服务,或有贷款、还款、征信等问题需要咨询,建议先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该公司当前经营状态,确认其是否存续、有无被列为经营异常等,可尝试联系原合作的资金方(如银行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获取帮助。切勿轻信网络上随意弹出的“客服电话”,避免陷入二次风险。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 《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提供通讯工具、网络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小编总结:
“厚本金融电话多少”这个问题,看似只是找一个联系方式,实则牵扯到金融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和反诈意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比“找到电话”更重要的,是学会辨别真伪、保护自己。面对任何金融服务,都要多问一句:这是官方吗?合规吗?安全吗?真正的正规平台,从不隐藏联系方式,更不会让你“先交钱再放款”。下次再搜这类关键词,别急着拨号,先冷静三秒——你的钱包,值得更谨慎的对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