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收到律师函,真的要坐牢吗?我该怎么办?
“网贷逾期送律师函怎么办?”、“收到律师函是不是要被起诉了?”、“会不会坐牢啊?”看得出来,大家真的很焦虑,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这件事讲清楚、说明白。
先说结论:收到律师函≠马上坐牢,也不代表一定会被起诉,但它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法律预警信号,绝不能忽视。
律师函到底是什么?它有法律效力吗?
很多人一看到“律师函”三个字就慌了,以为是法院的传票,或者马上就要被强制执行了,其实不然。
律师函,是债权方(比如网贷平台)委托律师事务所发出的正式法律文书,目的不是直接判你有罪,而是提醒你:你欠钱了,再不还,就要走法律程序了,它本身不具备强制执行力,但它是起诉前的“最后通牒”。
重点来了:律师函虽然不等于法院判决,但它意味着对方已经动真格了,法律程序可能已经在路上。
收到律师函后,常见的三种错误反应
装死不理:很多人觉得“反正我没钱,爱咋咋地”,把律师函一扔,当没看见,这是最危险的做法。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事态升级,最终可能真的被起诉,甚至进入执行阶段,影响征信、冻结银行卡。
恐慌乱还款:有人一看到律师函就吓得赶紧东拼西凑还钱,甚至去借新贷还旧债,这也不理智。先搞清楚函件真假,再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盲目还款可能陷入更深的债务漩涡。
质疑律师函是“恐吓”:确实,有些网贷平台会通过外包律所发“批量律师函”,内容模板化,甚至存在夸大其词的情况,但这不代表你可以完全无视。哪怕它是“软威胁”,也说明你已经进入了对方的追债流程。
正确的应对方式:冷静+核实+沟通
第一步:核实律师函真伪
- 看发函律所是否真实存在(可上“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查询)
- 看函件是否有律所盖章、律师签名是否具体:欠款金额、合同编号、逾期时间是否准确
如果信息模糊、律所查不到、语气威胁性强,很可能是“伪律师函”,但仍建议保留证据,防止后续纠纷。
第二步:评估自身债务情况
- 欠了多少钱?利息是否合法?有没有砍头息、高利贷?
- 是否已被其他平台起诉?征信是否有记录?
- 当前收入能否分期偿还?
第三步:主动沟通,争取协商
不要等对方起诉,主动联系平台或律所,表达还款意愿,可以尝试协商:
- 延期还款
- 分期偿还
- 减免部分罚息
很多平台在正式起诉前,都愿意达成和解,毕竟打官司也费时费力。
什么情况下会真的被起诉?
- 欠款金额较大(通常超过5000元)
- 逾期时间长(超过6个月)
- 多次催收无果
- 你失联或明确拒绝还款
一旦被起诉,法院会立案、传票送达,你必须出庭应诉。缺席判决对你非常不利,法院可能直接支持平台的诉求,判决你偿还本金、合法利息及诉讼费。
会不会坐牢?
只要不是恶意骗贷、伪造资料、故意转移财产,普通网贷逾期不会坐牢,这是民事纠纷,不是刑事犯罪。
但要注意:如果法院判决后你有能力还款却拒不执行,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时候就真的可能涉及刑事责任了。
✅ 建议参考:收到律师函后,这样做最稳妥
- 保持冷静,别慌也别拖;
- 核实律师函真实性,保留纸质或电子版证据;
- 梳理债务明细,确认欠款是否合法;
- 主动联系平台,争取协商还款方案;
- 如金额较大或情况复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 切勿失联,避免被认定为“恶意逃废债”。
📚 相关法条参考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网贷逾期送律师函怎么办?别怕,但别不当回事。
它不是终点,而是转折点——是你重新掌握主动权的机会。
面对债务,最怕的不是欠钱,而是逃避。
只要你愿意面对、积极沟通、合理规划,绝大多数问题都能找到出路。
法律保护的是合法债权,也保护你作为债务人的基本权利。
别让一时的困难,变成一生的遗憾。
现在行动,永远不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