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薪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年终奖还是额外福利?
你有没有在看招聘信息时,看到“提供13薪”这几个字,心里嘀咕:这到底是啥?是不是多发一个月工资?还是画大饼?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13薪什么意思,它和年终奖有啥区别,公司到底该不该发,员工能不能要?别急,作为从业十几年的“老律师”,我来给你捋得明明白白。
13薪到底是个啥?先说结论:它不是法定的,但一旦承诺就得兑现!
13薪就是指员工工作满一年后,公司额外多发一个月的工资,通常在年底或次年年初发放,比如你月薪8000,年底公司再给你发8000,这就是所谓的“13薪”。
但注意了!13薪不是法律强制要求的,不像五险一金、加班费这些,是企业必须给的,它属于企业自主设定的福利制度,有点像“年终彩蛋”。
这里有个关键点:如果公司在劳动合同、offer、员工手册里明确写了“享受13薪”,那它就从“福利”变成了“承诺”,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公司反悔不发,员工完全可以依法维权。
13薪 vs 年终奖,别再傻傻分不清!
很多人把13薪和年终奖混为一谈,其实它们差别挺大:
项目 | 13薪 | 年终奖 |
---|---|---|
性质 | 通常是固定金额,等于一个月工资 | 金额不固定,由公司效益、个人绩效决定 |
发放条件 | 一般要求在职且工作满一年 | 可能要求绩效达标、公司盈利等 |
法律保障 | 若有书面约定,公司必须兑现 | 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无强制义务 |
举个例子:小王在A公司签的合同写明“年度发放13薪”,只要他年底还在职,哪怕业绩一般,公司也得发。
而小李在B公司,合同没写13薪,但老板口头说“表现好有年终奖”,结果公司亏损,最后没发——这种情况下,小李很难主张权利。
口头承诺不靠谱,白纸黑字才保险。
公司不发13薪,怎么办?
如果你的劳动合同或公司制度中明确写了13薪,但公司年底“装傻”不发,别忍气吞声!你可以这么做:
- 先内部沟通:找HR或直属领导,礼貌询问发放时间和原因。
- 保留证据:保存劳动合同、offer、员工手册、工资条、邮件通知等能证明“13薪约定”的材料。
- 申请劳动仲裁:这是最有效的维权方式,带上证据去当地劳动仲裁委提交申请,要求公司支付应发的13薪。
只要公司自己立了规矩,就得按规矩来,不能说给就给,说不给就不给。
给职场人的几点建议参考
- ✅签合同时,多看一眼福利条款:如果公司承诺13薪,一定要写进劳动合同或作为附件,口头说的不算数。
- ✅入职前问清楚:面试时可以直接问:“贵司的13薪是写入合同的吗?发放条件是什么?”
- ✅关注发放时间:有些公司13薪在春节前发,有些在次年3月,提前了解避免误会。
- ❌别轻信“行业惯例”:不是所有公司都发13薪,别以为别人有,你就有。
附:相关法条参考(真实有效)
虽然13薪本身不是法定项目,但一旦形成约定,就受《劳动合同法》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七)劳动报酬……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这意味着,只要公司把13薪写进合同,就构成劳动报酬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公司不发13薪,属于拖欠劳动报酬,员工有权追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 进一步强化了“约定即有效”的原则。
13薪什么意思?说白了,多发一个月工资”的福利承诺,它不是国家强制的,但一旦公司白纸黑字写下来,就成了“必须履行的义务”。
别再被HR的“我们有13薪”忽悠了——关键看有没有写进合同。
职场如战场,福利要落袋为安,口说无凭,立字为据。
下次看到“13薪”,记得多问一句:“是写进合同的吗?”
这一句话,可能就决定了你年底能不能多拿一个月工资。
别让承诺变成空头支票,懂法,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的每一分收入。
13薪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年终奖还是额外福利?,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