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买房时总说套内面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买房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销售人员提到“套内面积”这个词,但很多人可能只是模糊地觉得这和房子大小有关,却并不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和重要性。“套内面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对购房者如此关键?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套内面积”到底是什么?
套内面积,指的是一套房屋内部实际可以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体、公摊等公共区域,也就是说,是你真正能“踩在脚下”的空间,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 套内使用面积:即你实际生活起居所使用的空间,比如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
- 套内墙体面积:指房屋内部的隔墙(不含与邻居共用的墙体)。
- 阳台建筑面积:封闭阳台按全面积计算,未封闭阳台通常按一半面积计算。
套内面积 = 使用面积 + 内部墙体面积 + 阳台面积。
为什么套内面积比建筑面积更重要?
很多人买房时看到的“建筑面积”其实是包含了公摊面积的,比如电梯井、楼梯间、大堂等公共区域,而套内面积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使用空间。
举个例子:一套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的房子,如果公摊面积是25平方米,那么套内面积就是75平方米,也就是说,你花了100平米的钱,但实际能用的只有75平米。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开始关注“套内面积”,而不是被“建筑面积”迷惑。
如何计算套内面积?
套内面积是由专业测绘机构根据国家相关规范进行测量得出的,通常会在房产证或购房合同中注明,如果你对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有疑问,可以通过查看房屋测绘图纸、咨询房产部门或第三方测绘机构来核实。
购房建议:关注套内面积,避免“买多用少”
在购房时,建议优先关注套内面积,而不是一味追求建筑面积大,尤其是在公摊面积比例较高的楼盘,建筑面积看起来很大,但实际使用面积可能并不理想。
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 在看房前明确销售人员介绍的是建筑面积还是套内面积;
- 查阅购房合同和测绘报告,确认套内面积的具体数值;
- 对比不同楼盘时,以套内面积为基准计算单位价格,更有利于判断性价比;
- 如果是精装修房,还要注意墙体厚度是否影响实际使用空间。
相关法律条文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现并入《民法典》)和《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的相关规定:
- 房屋建筑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 + 公用分摊建筑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包括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和阳台建筑面积;
-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商品房销售时,明示房屋的建筑面积、套内面积以及公摊面积比例,不得误导消费者。
“套内面积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关系到购房者的切身利益。在房价居高不下的今天,了解套内面积的真实含义,有助于你更理性地判断房屋价值,避免被“建筑面积”迷惑,买房不是小事,多一份了解,就能少一份吃亏,建议大家在购房前务必搞清楚这些基本概念,做到心中有数,理性置业。
为什么买房时总说套内面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