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员有什么用?别再觉得只是走过场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团员”好像只是学生时代的一个头衔,入团时热闹一阵,之后就渐渐被遗忘,甚至有人觉得,团员不过就是个形式,没什么实际用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团员到底有什么用?它真的只是“走个过场”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团员身份背后那些你可能忽略的价值。
团员,不只是“学生标签”
团员,指的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员,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团员身份,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政治身份的体现,它不仅代表着一种组织归属感,也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尤其在青少年时期,加入共青团往往被视为一种“进步”的象征。
团员的实际作用,远比你想象的重要
政治进步的重要起点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加入共青团是他们接触政治理论、了解国家制度的第一步,尤其是在大学阶段,想要入党,大多数高校和单位都会优先考虑共青团员,甚至是把“团员身份”作为入党推荐的基本条件之一。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
在学校里,评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时,很多学校和单位会优先考虑团员,这是因为团员通常被认为在思想上更积极、行为上更规范、组织观念更强。求职与公考中的加分项
在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中,很多岗位会明确要求“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尤其是在基层岗位、党群系统、教育系统等岗位中。团员身份可以让你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甚至成为能否报名的关键条件。锻炼组织能力与领导力
成为团员后,有机会参与团组织的各类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日活动等,这些经历不仅能丰富个人履历,更能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
团员身份的延续性与成长意义
很多人误以为,毕业之后团员身份就“没用了”,其实不然。团员身份是组织关系的一部分,可以随着你升学、就业而进行转接,尤其是在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时,团组织关系的管理依然存在,团员身份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共青团还承担着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的重要职责,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团员,并且表现优秀,就有可能被推荐入党,这无疑为你的政治生涯打开了一扇门。
建议参考:团员身份,要重视,更要珍惜
如果你还是学生,建议积极争取加入共青团。不要把入团当作一件小事,它可能成为你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如果你已经是团员,也要主动参与团组织活动,不要让团员身份“沉睡”。
对于已经毕业的团员,建议及时办理团组织关系转接,尤其是进入体制内单位时,团籍关系可能直接影响你的政治面貌和晋升机会,切莫因为“没用”而忽视它。
相关法条参考(部分摘录)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第一条
凡是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二十八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承认团的章程,愿意参加团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团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团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第五条
团员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五条
党组织应当积极做好在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特别要重视在共青团员中发展党员。
团员有什么用?它不只是一个头衔,也不只是学生时代的“纪念品”,它是一个人政治身份的起点,是组织归属感的体现,更是通往更高平台的“通行证”,无论是在学校、职场,还是人生规划中,团员身份都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用心经营。
别再说“团员没用了”,它可能正悄悄影响着你的未来,珍惜团员身份,积极参与团组织活动,让你的青春在组织中闪光,让你的成长更有方向!
团员有什么用?别再觉得只是走过场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给更多人看到!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实用、有深度的成长干货内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