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网商贷逾期图片曝光,是催收手段还是侵犯隐私?
事件回顾:“网商贷八月份逾期图片”究竟是什么?
据部分网友爆料,这张“八月份逾期图片”是一张汇总了部分借款人逾期名单的截图,内容包括借款人的姓名、手机号、借款金额、逾期天数以及还款提醒等信息,更令人不安的是,图片中还标注了“八月重点催收对象”,疑似作为内部催收资料流出。
这类图片一经传播,迅速引发了公众对个人隐私安全的担忧,尤其是那些被点名道姓的借款人,不仅感到羞辱,更有甚者担心自己的信息被恶意利用。
法律视角:是否存在侵犯隐私行为?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极有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而《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也明确指出:
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将用户的姓名、电话、借款详情等敏感信息制作成图表并在网络上传播,已经涉嫌非法收集、使用、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也对此类行为具有约束力,如果相关行为造成严重后果,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催收方式是否合规?平台应承担什么责任?
即使该图片为内部催收用途,一旦被员工或第三方外泄,平台方同样难辞其咎,平台有义务保障用户数据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如果平台明知或默许此类催收方式,可能存在违规操作,甚至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根据《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催收机构不得通过侮辱、恐吓、骚扰等方式进行催收。“公示逾期名单”若带有公开羞辱性质,也可能违反该公约。
建议参考:如果你也在图中,该怎么办?
- 立即核实信息真实性:确认自己是否确实在名单中,以及该信息来源是否可靠。
- 保留证据并截图:保存相关图片及链接,作为维权依据。
- 联系平台客服投诉:要求平台说明情况,并要求删除相关信息。
- 向监管部门举报:可向国家网信办、银保监会或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 寻求法律援助:如造成精神损害或经济损失,可提起民事诉讼,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法条附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个人信息处理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构成犯罪。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第十一条:禁止侮辱、威胁、骚扰借款人及其亲友。
“网商贷八月份逾期图片”的出现,表面上看是一种催收手段,但其实质是对用户隐私权的重大侵犯。无论是平台、催收公司还是个别员工,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这个信息高度流通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数据的拥有者,也可能是受害者,面对此类问题,除了依法维权,我们更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合理选择借贷平台,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你的信息,不是谁都能随意曝光。
八月份网商贷逾期图片曝光,是催收手段还是侵犯隐私?,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