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医院公共区域巡查制度
疫情期间医院公共区域巡查制度应包含以下方面:
1. 巡查人员安排:明确负责公共区域巡查的人员,包括医护人员、后勤人员等,并制定排班表,确保巡查工作的连续性。
2. 巡查频率:规定每天巡查的次数,如每隔 2 小时进行一次巡查。
3. 巡查内容:
-清洁卫生:检查公共区域的清洁状况,包括地面、墙壁、门窗等是否干净整洁,有无垃圾堆积。
-消毒工作:查看消毒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消毒记录是否完整,消毒用品是否充足。
-通风情况:确保公共区域通风良好,窗户是否开启到合适位置。
-人员防护:在公共区域的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口罩,是否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设施设备:检查公共区域的设施设备是否完好,如扶手、电梯、座椅等。
4. 问题处理: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并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处理。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要上报并跟进解决进度。
5. 巡查记录:每次巡查都要做好详细记录,包括巡查时间、巡查人员、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6. 与监督:对巡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巡查能力和责任心,并对巡查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法律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七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
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