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关于司法鉴定的规定包括哪些
司法是指在诉讼活动中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1.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质要求: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机构和人员需具备法定的和条件。
2.鉴定程序:包括、、实施鉴定、出具鉴定意见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3.鉴定意见的审查和采信:需对鉴定意见进行审查,判断其合法性、关联性和科学性,以决定是否采信。
4.重新鉴定: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申请。
5.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鉴定人有依法独立进行鉴定、获取报酬等权利,同时也有如实出具鉴定意见、保守秘密等义务。
6.法律责任:对于违反司法鉴定规定的行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十一条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统一受理办案机关的司法鉴定委托。
第十二条
委托人委托鉴定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核对并记录鉴定材料的名称、种类、数量、性状、保存状况、收到时间等。
诉讼当事人对鉴定材料有异议的,应当向委托人提出。
本通则所称鉴定材料包括生物检材和非生物检材、比对样本材料以及其他与鉴定事项有关的鉴定资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