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最高法关于司法鉴定规定是什么

合飞律师2周前 (04-20)普法百科2
法律解析:

最高法关于司法鉴定有一系列的规定,旨在规范司法鉴定程序,确保鉴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司法鉴定出台了多项规定和司法解释,以保障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包括对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质要求、鉴定程序的规范、鉴定意见的审查和采信等方面。

在资质要求方面,明确了从事司法鉴定的机构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法定的审批和登记程序。这有助于确保鉴定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对于鉴定程序,规定了从委托鉴定到出具鉴定报告的整个流程,包括鉴定材料的收集、鉴定方法的选择、鉴定过程的记录等。严格的程序规范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鉴定的客观性。

在鉴定意见的审查和采信方面,法院需要对鉴定意见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包括鉴定机构和人员的资质、鉴定程序的合法性、鉴定方法的科学性、鉴定意见的合理性等。只有经过审查认定合法、可靠的鉴定意见,才能够作为证据被采信。

最高法还对重新鉴定、鉴定人出庭作证等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重新鉴定通常在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且符合法定情形时进行。而鉴定人出庭作证则有助于当事人和法庭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询和审查,增强鉴定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总之,最高法关于司法鉴定的规定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权益、提高司法鉴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十一条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统一受理办案机关的司法鉴定委托。

第十二条

委托人委托鉴定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核对并记录鉴定材料的名称、种类、数量、性状、保存状况、收到时间等。

诉讼当事人对鉴定材料有异议的,应当向委托人提出。

本通则所称鉴定材料包括生物检材和非生物检材、比对样本材料以及其他与鉴定事项有关的鉴定资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725208.html

最高法关于司法鉴定规定是什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