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认定

法律解析: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的认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这是最常见的立案标准。销售金额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出售伪劣产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收入。

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以上的。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的伪劣产品的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合格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

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多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未经处理的,伪劣产品的销售金额或者货值金额累计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立案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差异以及案件的特殊情况有所不同。在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准确认定犯罪事实。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179152.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高空抛物伤人怎么处理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认定的相关文章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认定

法律解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追诉标准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以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五万元以上的行为。该立案标准主要从销售金额方面来认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

广东省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广东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量刑

在广东销售假冒伪劣可能被吊许可证的情形包括,当事人大规模的销售假冒伪劣,或者之前因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被查处过以后,又有此类违法行为的,销售假冒伪劣的数额较大,以行贿等方式推销假冒伪劣的。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3、 广...

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会计会判多久(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品罪)

一、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可以按照三种情况处罚:仅构成第一百四十条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且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达到第一百四十条规的数额。符合犯数量标准,即销售额五万元以上的;或者当场查获的假冒伪劣产品价值15万元以上的,构成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例如,生产销售劣质药...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最多能判刑多久?,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刑法量刑标准

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批捕了最高判刑为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销售假冒伪劣金额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销售金额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批捕了判刑几年? 1、《刑法》...

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赔偿标准,涉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

(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二)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三)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3、假冒伪劣产品罪...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最主要原因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表现形式

生产销售伪劣品罪的犯特点是涉种类比较多,给市场消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作地点是比较隐蔽的,而且绝大多数的生产销售伪劣的犯活动都是跨地区、团伙性作的,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存在着保护伞。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司法解释,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司法解释

对非法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非法生产伪劣产品销售额达到了5万元以上,非法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还没有来得及销售,但货值金额在15万元以上,销售金额不满5万元,将已经销售的金额乘以三倍之后,和未销售伪劣产品,货值金额总计在15万元以上。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认定

法律解析: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主要根据销售金额等因素来认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以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 5 万元以上的行为。 具体的立案标准认定涉及多个方面。销售金额 5 万元以上是一个重要的界限。这包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