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先并后减和先减后并怎么计算
在刑法领域,“先并后减”和“先减后并”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对于量刑的计算有着关键的影响。这两个概念看似复杂,实则有其特定的规律和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
一、刑法先并后减和先减后并怎么计算
“先并后减”适用于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漏罪的情况。具体计算方法为:先将漏罪应当判处的刑罚与原判刑罚按照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然后减去已经执行的刑期。
例如,某罪犯原判有期徒刑 10 年,执行 3 年后,发现其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漏罪没有判决,漏罪应判处有期徒刑 8 年。那么先并:10 年与 8 年并罚,假设决定执行 16 年。后减:再减去已经执行的 3 年,最终还需执行 13 年。
“先减后并”则适用于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情形。计算方式是:先减去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然后将剩余刑期与新罪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比如,某罪犯原判有期徒刑 10 年,执行 3 年后又犯新罪,新罪应判处有期徒刑 8 年。先减:10 年减去已执行的 3 年,剩余 7 年。后并:7 年与 8 年并罚,假定决定执行 13 年,那么最终的执行刑期就是 13 年。
二、先并后减和先减后并的法律后果差异
1. 实际执行刑期不同。在“先并后减”的情况下,由于是对漏罪进行并罚,实际执行的刑期通常会相对较短。而“先减后并”是对新罪进行并罚,往往导致实际执行的刑期更长。
2. 对罪犯的威慑力不同。“先减后并”使得罪犯在服刑期间再次犯罪面临更严厉的处罚,从而增强了法律的威慑力,减少罪犯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3. 反映的罪犯人身危险性不同。“先并后减”表明罪犯的漏罪可能是之前未被发现的,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而“先减后并”则显示罪犯在服刑期间仍不思悔改,再次犯罪,人身危险性较大。
三、先并后减和先减后并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1. 在司法实践中,准确判断适用“先并后减”还是“先减后并”至关重要。这需要司法人员严格审查案件事实和证据,确保法律的正确适用。
2. 对于罪犯来说,了解这两种计算方式有助于其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3. 同时,这两种计算方式也为司法机关在量刑时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有助于实现刑罚的公正和公平。
总之,“先并后减”和“先减后并”是刑法中重要的量刑计算方式,对于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公正,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