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起诉流程和费用(怎么直接从网上起诉)
提起民事诉讼程序必须以民事纠纷的发生为依据。如果发生民事纠纷,没必要去法院起诉,因为还有其他方式解决冲突,比如冲突双方握手言和,或者通过第三方调解等。诉讼往往是最后的手段。
并非所有民事纠纷都会由法院受理,受理范围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可能向任何法院提起诉讼。必须符合诉讼管辖的规定,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还应注意不要在诉讼时效过后提起诉讼,因为过了诉讼时效后,被告将享有辩护权,从而降低了胜诉的可能性。
想要打赢官司,首先要收集足够的证据。法院只会根据证据来判定事实,而不仅仅是当事人的陈述。
证据已经准备好了,如果你想起诉,还需要写起诉书。其实,写投诉书并不难。互联网上有很多模板。您可以参考模板编写一些简单的民事案件。但不懂法律的人往往不知道如何写。你可以找律师或者懂法律的人来写。一些比较复杂的案件还是需要专业人士来撰写,因为考虑诉讼主张非常重要。我认为诉讼请求是投诉的核心,如何选择诉讼请求会影响诉讼的成败。
写好起诉书并准备好初步证据后,就可以到法院立案大厅立案了。立案时必须预先缴纳律师费,且缴纳律师费的数额有特殊规定。法律费用只需提前支付。如果原告胜诉,律师费将由被告承担。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起诉时尽量提供被告准确的身份和地址信息,以便法院联系被告、送达传票。如果传票无法送达被告,则需要公告送达,非常耗时。
立案登记制度改革以来,符合立案条件的,法院将在7日内立案。如果不符合,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诉讼。如果当事人对这两项裁决不服,可以在10天内提出上诉。
法庭通常会在开庭前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效力。
如果调解失败,诉讼程序将继续进行。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在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许多被告不会提交答辩书。
对于复杂的案件,法院会通知当事人交换证据。对于一些简单的案件,当事人可以凭原始证据直接向法院起诉。
从起诉到判决一般需要多长时间?这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则三个月内结案;如果适用普通程序,则六个月内结案。民事诉讼法对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区别作出了具体规定。
法庭审理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陈述等几个阶段。在法庭辩论结束前,当事人可以改变其主张。
庭审结束后,法官将在几天内做出判决。当事人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15天内提出上诉。如果他们不上诉,判决就会生效。此时,败诉方必须履行判决书中规定的法律义务。如果不履行,胜诉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以上是民事诉讼流程的简单介绍。这中间还有很多具体的操作细节。如果您需要诉讼,可以咨询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