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诈骗作案手法包括以下哪几部分(冒充公检法诈骗作案手法主要包括)
你好,XXX?
您的身份证号码是XXXXXXX
我是XX市公安局的一名民警。你涉嫌犯罪。
现在我们需要您的配合来进行一次“资金盘点”
将钱转入“安全账户”.
冒充“检察官”诈骗是比较常见的诈骗类型。这种诈骗性质恶劣,危害极大。在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受害人急于自证清白、洗清嫌疑的心理,对受害人进行诈骗。受害人受骗后,往往损失惨重。
真实案例场景
王女士接到自称甘肃某公安局警察的电话,称王女士涉嫌涉嫌诈骗案件,要求王女士配合案件调查。王女士按照对方要求添加了自己的qq账号后,对方发送了包含王女士身份信息的“逮捕令”。王女士应对方要求下载了一个会议app,打开屏幕共享功能,并应对方要求启动“资金盘点”。王女士将所有存款转到自己的一张银行卡上,然后将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总共损失5万多元。
诈骗手法分析
第一步:冒充检察官实施诈骗。
他自称是公安局民警,告知受害人,因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钱等违法犯罪,需要配合警方办案。
第二步,将:转接到“警察”
电话转接至“当地某公安局”。谈话中,“警察”不断强调,此案涉及国家秘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
第三步,把:《通缉令》和《警官证》放在一起
添加QQ或微信向受害人发送虚假警方证明、逮捕令;或让受害人点击“假网站”查看“通缉令”,造成受害人恐慌并相信骗子的话。
(骗子常用的“假”通缉令图片)
第四步:诱骗受害人进行“资金盘点”
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进行“资金盘点”或指示受害人将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如果受害人按照指示或转账,银行卡上的所有资金都将被转移。至此,冒充“检察院”的诈骗案就完成了。
警方提醒
1、任何自称“通信管理、电信运营商、银行、保险、邮政等”的客服人员。电话中以“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涉案”等理由主动将您转接至“公安机关”。都是骗局!
2、凡是通过电话、QQ、微信等通讯交友软件办案、做笔录的“公检法”都是骗局!
3.凡是通过网站或APP出示通缉令、逮捕令、警官证明等上面写有“公检法”字样的,都是诈骗!
4、如不慎被骗或遇到可疑情况,请保护好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或乌鲁木齐反诈骗热线7654321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