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可以诉讼吗法院(劳动纠纷可不可以报警)
在工作中,有时难免会遇到不合理的公司,无故克扣工人工资或者解雇工人。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只能申请劳动仲裁。那么劳动争议可以直接起诉吗?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哪些?聘请律师处理劳动争议需要多少钱?针对这些问题,法网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劳动争议可以直接起诉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9条精神,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必要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当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因此,如果不经过劳动仲裁而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是不会受理案件的。也就是说,发生劳动争议后,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必须先走劳动仲裁程序。
2.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哪些?
1、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成功,这将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佳途径,双方都可以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既节省了时间和诉讼成本,又给当事人留下了较大的互动空间,不会造成太大的僵局。工人们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免去了双方在法庭上面对面的尴尬,也更符合中国熟人社会的特点。但这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都学习劳动法,了解劳动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不然的话,永远都会迷雾重重。看着花,我想不通。公公说得对,婆婆说得对。达成协议很困难。
2、向本单位劳动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许多大企业都有比较健全的工会和比较值得信赖的劳动仲裁、调解委员会。职工可以依靠工会的力量,向企业劳动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大家都会高兴。但由于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达成的调解书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双方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仍需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没有其他办法,最好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3、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最后的手段就是上法庭,这是没人愿意看到的。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律师们白白赚了很多生意。因为,毕竟专业的人更擅长处理专业的事情。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劳动关系,没有律师的参与,你不会考虑全面。如果你没有得到你应该争取的东西,那么后悔就来不及了。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和仲裁中,法院和仲裁庭遵循“民不告官不纠”的原则。如果你不要求,他们也不会主动奖励给你。
在劳动仲裁中,仲裁委员会一般会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调解。调解结果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及仲裁庭裁决后,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15天后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则自动生效。预计仲裁裁决不予履行的,可以提交法院强制执行。
4.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的。仲裁结果出来后15天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注:未经劳动仲裁庭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法院不予受理。劳动案件未经劳动仲裁的,当事人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3.聘请律师处理劳动争议需要多少钱?
1、一般按照诉讼标的额大小计算。涉及房产的费用一般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1万元以下的。超过1万元但不足10万元的部分,按5%-6%计算;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部分,按4%-5%计算。这种方式要求当事人先缴纳代理费,即使官司败诉,费用也不会退还。
2、律师事务所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时,经委托人同意,可以实施风险代理。意外代理费由双方商定,但不得超过合同约定金额的30%。在这种支付方式中,律师事务所和客户共同承担风险。如果诉讼败诉,则无需缴纳代理费。
3、以上费用仅为律师费。仲裁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如交通、邮资、住宿等,无论诉讼胜败,均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以上是寻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劳动争议可以直接起诉吗?》的相关法律知识。发生劳动争议后,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你需要先通过劳动仲裁。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