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后,利息和违约金到底怎么算?一文讲透银行收费规则
信用卡逾期利息和违约金的“算法陷阱”,你真的清楚吗?
很多持卡人以为信用卡逾期只是“晚几天还款”,但实际上,银行对逾期费用的计算规则复杂且隐蔽,稍不注意就可能背上高额债务。利息和违约金是两套完全不同的计费体系,且都可能以“复利”形式滚动增长,想要避免被“隐形收费”压垮,必须搞懂以下核心问题。
利息和违约金究竟如何计算?
逾期利息:利滚利的“雪球效应”
信用卡逾期利息并非从还款日次日开始计算,而是从消费入账当天起算(若未全额还款),假设账单金额1万元,日利率0.05%(年化约18.25%),逾期30天:
- 利息 = 1万 × 0.05% × 30 = 150元
但若下期仍未还清,利息会以“本金+利息”为基数继续计算,形成复利。
违约金:最低还款额的“惩罚性收费”
违约金通常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单次最低10元、最高500元。
- 若最低还款额2000元,实际还款500元,则违约金 = (2000-500) × 5% = 75元
注意:违约金按月收取,连续逾期可能每月叠加。
关键提醒:这些规则可能让你“越还越多”
- 部分还款≠免息:即使还了90%,利息仍按全额账单计算(除非协议另有约定)。
- “容时容差”不是万能的:多数银行仅提供1-3天宽限期,且需主动申请。
- 协商还款的隐藏条件: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银行可对特殊困难用户减免费用,但需提供收入证明等材料。
律师建议:三步止损法
- 立即停用“以卡养卡”:避免债务多层嵌套,优先偿还利率最高的账单。
- 主动协商个性化分期:依据《民法典》第676条,可要求银行制定不超过5年的分期方案。
- 保留书面证据:所有协商结果需以邮件或纸质协议确认,防止银行反悔。
相关法条依据
- 《民法典》第676条:借款人未按期还款,需按约定或国家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21条:发卡银行需在章程中明确计息规则、违约金的收取方式和标准。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规定:金融机构贷款年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LPR的4倍(当前约15.4%),超出部分可主张无效(注:信用卡是否适用存在争议)。
小编总结:算清“两笔账”,守住信用底线
信用卡逾期最大的风险不是单次罚款,而是利息与违约金的叠加效应。关键记住两点:
- 利息是复利计算,时间越长,债务膨胀越快;
- 违约金有上限,但连续逾期会按月重复收取。
理性用卡的核心逻辑是:优先止损,再谈还款,与其纠结“怎么算”,不如尽早规划收入与债务的比例,避免因小失大。
仅代表作者观点,具体操作请以银行协议及法律条文为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