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财产分割新规定三条(婚姻法财产分割新规定二婚怎么分)_重复
讲好检察故事,传播法治声音。回顾一下新的法律,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了不离婚是否可以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问题。
一般来说,夫妻离婚时才会出现分割共同财产的问题。但《民法典》还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如有法律特殊情况,配偶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分割夫妻共同财产。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呢?让我们来看看!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配偶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分割共同财产:
(一)一方有隐匿、转让、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或者有其他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的;
(二)一方对患有严重疾病需要治疗的人负有法定赡养义务,而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的。
解释与分析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共同使用,共同享有权利、共同承担义务。夫妻共同财产是最典型的共有关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一般不得要求分割共同财产。只有婚姻关系终止后,才能依法分割共同财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一方持有或控制夫妻共同财产,私自转让或出售夫妻共同财产,或单独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用于赌博、吸毒等,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对方不愿意这样做。如果你离婚了,或者提出离婚后法院决定不准离婚,如果绝对不准分割的话,你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任意处置共同财产而无可奈何。其结果违背公平原则,难以保护对方合法权益。因此,法律规定了配偶在婚姻存续期间保护其财产权的补救措施。
检察官提醒
婚姻存续期间,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分割共同财产,主要有两种特殊情况:夫妻共同财产利益严重受损,或者患有严重疾病需要治疗而另一方不同意的。支付相关医疗费用。当出现某些情况时,法律的人性提供了支持婚姻内财产分割的例外情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