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后罚息和滞纳金到底怎么算?会不会被银行坑?
罚息和滞纳金是两笔不同的账
信用卡逾期后,持卡人通常需要承担两种费用:罚息和滞纳金(部分银行已更名为"违约金"),这两者的计算方式截然不同,但常被混淆。
罚息的本质是利息,按逾期金额的日利率计算,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信用卡透支利息为日利率万分之五(0.05%),相当于年化18.25%,值得注意的是,罚息的计算存在"全额计息"与"未还部分计息"之分,若账单金额1万元,最低还款1000元,逾期后:
- 全额计息:按1万元计算利息(每日5元)
- 未还部分计息:按9000元计算利息(每日4.5元)
目前多数银行已调整为"未还部分计息",但仍有部分银行沿用旧规,需仔细阅读协议。
滞纳金/违约金则是固定比例的一次性惩罚性收费,通常为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最低收取10元/1美元,最低还款额2000元,实际还款500元,则违约金=(2000-500)×5%=75元。
算一笔"肉疼"的账
假设张先生逾期金额5000元,逾期30天:
- 罚息:5000×0.05%×30=75元
- 违约金:假设最低还款额500元未偿还,则500×5%=25元
合计费用高达100元,相当于月息2%!若持续逾期,费用将像滚雪球般累积。
【建议参考】
- 优先偿还逾期金额:逾期90天后可能被计入征信黑名单
- 主动协商减免: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因特殊困难可申请个性化分期
- 留存还款凭证:避免因系统延迟导致重复计费
- 定期查询电子账单:部分银行会通过短信/APP推送费用明细
【相关法条】
-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22条:明确透支利率上限
- 《民法典》第584条:违约金不得超过实际损失30%
- 《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111号):取消滞纳金,改设违约金
【小编总结】
信用卡逾期费用看似复杂,但核心逻辑是"逾期越久,代价越高",银行收取费用的行为虽合法,但持卡人可通过三个关键动作降低损失:
- 立即止损:逾期后第一时间偿还最低还款额
- 活用法律武器:遭遇高额收费时援引《民法典》违约金条款
- 重建信用:结清欠款5年后,逾期记录会自动消除
银行并非"狮子大开口",但也不会主动提醒你省钱之道,与其纠结"该不该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还得更聪明"上,你的信用记录,值得像保护眼睛一样珍惜!
信用卡逾期后罚息和滞纳金到底怎么算?会不会被银行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