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期徒刑减刑的条件和限度2023年(无期徒刑一般多久出狱)
【获得减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一、减刑的定义减刑是指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执行期间,由于认真遵守监狱规定,接受教育改造,并保证罪犯有悔罪或者立功表现的,适当减刑的制度。二、减刑条件1、主体条件减刑仅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2、减刑的条件。减刑的条件是:罪犯在执行期间必须认真遵守狱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罪表现或者立功表现。因此,减刑的条件可分为真心悔罪和立功。关于真正的悔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三条的规定,是指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狱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思想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对于立功行为,根据前述司法解释第四条的规定,是指有下列六种情形之一的:(一)阻止他人实施犯罪活动的;(二)举报、揭露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破案线索,经核实属实的;(三)协助司法机关逮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四)生产、科研技术创新取得突出成果;(五)在抗击自然灾害或者消除重大事故等方面有积极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三、减刑条件减刑条件是指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狱规,接受教育改造,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人。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重大立功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阻止他人实施重大犯罪活动的;(二)举报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并经核实属实的;(三)作出发明或者重大技术创新;(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抵御自然灾害或者消除重大事故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六)对国家、对国家负责的人。为社会做出了其他重大贡献。4、限制条件:限制条件是指刑罚实际执行的最短时限。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减刑后的实际刑期不得低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应当不少于原句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为十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三)对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被人民法院判处缓刑的,依照下列规定减为无期徒刑:法律。如果判处有期徒刑,则不得少于25年。缓刑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刑期不得低于二十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