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为什么他们一直骚扰我的亲友?我该怎么办?
在这个信用消费盛行的时代,很多人因为一时的资金周转困难,选择了网络借贷,然而一旦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随之而来的不仅是高额的罚息,还有令人不堪其扰的“催收轰炸”——尤其是当催收人员开始联系你的家人、朋友、同事甚至邻居时,很多人心中都会冒出一个疑问:网贷逾期了,他们为什么可以一直骚扰我的亲友?这合法吗?我到底该怎么办?
这类行为已经涉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没有借款人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平台或第三方催收公司擅自获取并使用借款人的通讯录信息进行频繁骚扰,不仅扰乱了亲友的生活秩序,更对借款人的心理造成极大压力。
为何他们会掌握你的亲友联系方式?
在你申请网贷时,很多平台会让你授权访问手机通讯录或者填写紧急联系人信息,虽然这些操作看似是风险控制的一部分,但一些不良平台会滥用这一权限,在你逾期后迅速将这些信息转交给催收公司,你的亲朋好友便成了被骚扰的对象。
更有甚者,有些非法催收团伙还会通过技术手段破解通讯录,甚至购买个人信息进行恶意拨打和短信轰炸,给借款人及其亲友带来极大的精神困扰。
他们的行为违法吗?
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我国《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乃至《刑法》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 未经允许泄露他人隐私信息属于违法行为;
- 频繁拨打电话、发送恐吓短信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已构成骚扰行为;
- 如果涉及辱骂、威胁、人身攻击等行为,则可能构成寻衅滋事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如果你或你的亲友遭遇了严重的骚扰行为,完全可以依法维权。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保留证据,及时报警。
包括来电记录、短信截图、通话录音等,都是日后维权的重要依据,你可以直接拨打110报警,说明情况,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向监管部门投诉。
可以拨打银保监会投诉电话12378,或者通过“国家信访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官方渠道举报相关平台的违规行为。与亲友沟通,提前说明情况。
很多时候,亲友并不清楚你正在经历什么,提前与他们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也能减少误会和矛盾。理性应对催收,避免情绪失控。
面对催收人员的言语施压,要保持冷静,不要轻信所谓的“不还钱就坐牢”“影响子女入学”等恐吓话术。合理债务不会变成刑事责任,只要你积极协商,总能找到解决办法。尝试与平台协商延期或分期还款。
如果确实无力一次性还清欠款,可以主动联系平台客服,提出协商还款方案。现在很多正规平台都支持延期、分期还款,目的是回收资金,而不是制造对立。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网贷逾期且亲友被骚扰的问题,你不是孤立无援的。
法律始终是你最有力的武器,而理智与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不要因一时的困境而放弃希望,也不要因为害怕催收而选择逃避,只有勇敢面对问题,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相关法律条文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拍摄、窥视他人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不得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信工具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面对网贷逾期后的催收骚扰,特别是亲友被无差别“轰炸”的情况,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无论是信息泄露还是暴力催收,都不是你一个人的战斗,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应对方法,积极采取措施,完全有可能化解这场危机。
你不是孤单一人,法律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网贷逾期了,为什么他们一直骚扰我的亲友?我该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