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信用卡逾期律师函心慌慌?教你3分钟识破真假套路!
"叮咚"一声,快递送来"XX律师事务所"的催款函,看到"涉嫌信用卡诈骗""将向法院提起诉讼"等字眼,王女士手抖得几乎拿不住纸张,这种场景每天都在全国上演,但您知道吗?市面上每10封信用卡催收律师函中,就有3封存在伪造嫌疑。
辨别律师函真伪的第一要诀是"查身份"。正规律所函件必定附带执业许可证号(13位数字)和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登录"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输入律师姓名及证号即可验证,某持卡人曾收到盖着"北京金盾律师事务所"公章的函件,经核查该律所根本不存在。
第二招看"文书规范"。真实律师函会明确标注信用卡卡号后四位、逾期本金及利息计算方式,而伪造函件常使用"您尾号****的信用卡"这类模糊表述,去年深圳警方破获的伪造律师函案件中,83%的假函件利息计算存在明显错误。
最关键的第三点是"核实路径"。正规律师函必须注明承办律师联系方式及律所对公账户,绝不会要求向个人账户转账,收到函件后,务必通过114查询律所官方电话进行二次确认,某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透露:真正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90%会先由银行官方渠道通知。
【建议参考】
- 收到函件后保持冷静,立即致电发卡行官方客服核实
- 对存疑函件可要求对方提供《委托代理协议》扫描件
- 遭遇暴力催收及时拨打12378银保监会投诉热线
- 经济困难应主动协商分期还款方案,避免事态升级
【相关法条】 ■《刑法》第280条: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律师法》第55条:冒充律师从事法律服务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没收违法所得 ■《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多次发送侮辱、恐吓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小编总结】 在这个全民信用时代,保持理性比慌乱更重要,真正的法律文书如同精密仪器,每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三查原则":查证号、查内容、查路径,让伪造函件无所遁形,您的信用值得用心守护,但绝不容许被非法手段践踏,下次收到催收函时,不妨先做个深呼吸,拿起手机开启"侦探模式"——毕竟,知识才是最好的"防诈盾牌"。
(本文数据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2022年金融纠纷白皮书,所有鉴别方法均经执业律师验证,为原创内容禁止转载)
收到信用卡逾期律师函心慌慌?教你3分钟识破真假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