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逾期法务咨询骗局揭秘案例
近年来,随着个人债务逾期问题增多,市场上涌现大量“法务咨询公司”,宣称能帮助协商还款、减免利息甚至“洗白征信”,这背后暗藏的骗局却让无数负债者雪上加霜。我们通过真实案例揭秘债务逾期法务咨询的常见骗局,教你如何避坑!
虚假承诺“免息分期”,实则卷款跑路
2023年,广州的王某因信用卡逾期接到某法务公司电话,对方承诺“缴纳5000元服务费,可协商60期免息分期还款”,王某转账后,对方却以“银行审核中”为由拖延,两个月后彻底失联。这类骗局的核心是“先收费后办事”,利用负债人急于解决问题的心理,虚构成功案例诱导缴费。
伪造律师身份,骗取高额佣金
杭州的小李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专业债务律师”广告,对方自称有律所资质,可帮其“停息挂账”,签订合同后,小李支付了8000元服务费,却发现所谓的“律师”仅用模板话术敷衍,甚至伪造银行文件。骗子公司常通过包装“专业人设”获取信任,实际毫无法律实操能力。
低价引流,层层加码收费
江苏的张某被“99元债务规划”吸引,签约后却被不断要求追加“材料费”“担保费”,最终花费上万元却未解决任何问题。这类骗局以低价为诱饵,通过“温水煮青蛙”式收费榨干负债人最后一分钱。
建议参考
- 核实资质:要求查看公司营业执照、律师执业证,并通过司法部官网或律协平台验证。
- 警惕“包成功”话术:债务协商受银行政策影响,任何承诺100%成功的均为骗局。
- 拒绝预付费:正规机构通常按阶段收费,未提供服务前勿支付全款。
- 留存证据:聊天记录、合同、转账凭证均需保存,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相关法条
- 《刑法》第266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财物,构成诈骗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 《民法典》第928条:受托人未完成委托事项,委托人有权要求退还费用。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经营者提供虚假服务,消费者可主张三倍赔偿。
小编总结
债务逾期本就是一场心理与经济的双重考验,而黑心法务公司却趁机“伤口撒盐”。真正解决问题的从来不是“捷径”,而是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合法途径。 若需法律帮助,务必通过正规律所或官方调解渠道,切勿轻信网络“救世主”,你的每一分钱都该花在刀刃上,而非落入骗子的口袋!
(全文原创,禁止搬运)
,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