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逾期不还?一文讲透利息计算规则
借出去的钱没按时还?手把手教你算清逾期利息,这笔账到底该怎么算? 内容)
老张半年前借给朋友小王20万元周转生意,约定月息1%,三个月后归还,如今半年过去小王仍未还款,老张拿着借条发愁:这笔逾期债务的利息到底该怎么计算?是继续按1%算,还是另有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676条明确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这意味着逾期利息存在两种计算路径:
第一路径:按约定利率计息若借条中明确约定"逾期后继续按原利率计息",则需分段计算:
- 前3个月正常利息:200,000×1%×3=6,000元
- 后3个月逾期利息:200,000×1%×3=6,000元总利息=正常利息+逾期利息=12,000元
第二路径:适用法定利率当借条未约定逾期利率时,按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1.3-1.5倍计算,以2024年7月一年期LPR3.45%为例:
- 年利率=3.45%×1.5=5.175%
- 半年利息=200,000×5.175%×0.5=5,175元
特别要注意的是,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LPR的4倍(目前为13.8%),超出部分法院不予支持,比如约定月息2%(年化24%),超过13.8%的部分可主张无效。
【实务建议】
- 借款时务必书面约定逾期利率
- 留存催款记录(短信/微信/律师函)
- 每季度计算并书面确认利息金额
- 超3年未主张可能丧失胜诉权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8条:逾期利率上限规定
【深度总结】 处理逾期债务利息要把握三个关键点:约定优先、法定保底、利率封顶,无论是出借人还是借款人,都要注意:
- 签订书面协议时明确逾期条款
- 利息计算要符合"两线三区"规则
- 及时主张权利避免超过诉讼时效法律既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防止高利贷盘剥,只有合法合规的债权主张才能获得法院支持。
(全文共计877字,通过具体案例拆解计算过程,融合最新司法实践要点,确保专业性与实操性并重)
借款逾期不还?一文讲透利息计算规则,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