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免收滞纳金?2023年最新规定这样算!
信用卡逾期最新规定免滞纳金怎么算?一文说清!
不少持卡人发现信用卡逾期后的费用计算方式悄悄变了——滞纳金被取消,违约金成了新焦点,这一调整源于2023年监管部门对信用卡业务的最新规范,但究竟什么是“免滞纳金”?违约金又该怎么算?今天我们就来拆解政策背后的门道。
滞纳金取消≠不用交钱,违约金上限明确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21〕273号),2023年起,银行不得再收取信用卡滞纳金,取而代之的是“违约金”,但需注意:
- 违约金按未还部分的5%收取,且单次最高不超过500元(例如欠款1万元,违约金=10000×5%=500元封顶);
- 免息期内还款仍可享受零违约金,逾期后才会计费;
- 部分银行对首月逾期提供“容时服务”,宽限期延长至3天(具体以银行公告为准)。
逾期利息计算方式有变,复利门槛提高
除了违约金,逾期后的利息计算也有调整:
- 日利率上限为0.05%(年化约18.25%);
- 复利计算周期从“按日”改为“按月”,即当月未还清利息才会计入下月本金;
- 总利息+违约金不得超过本金(依据《民法典》第676条)。
举个例子:小王信用卡欠款2万元,逾期30天:
- 违约金=20000×5%=1000元(但单次最高500元,实付500元);
- 利息=20000×0.05%×30=300元;
- 总费用=500+300=800元(旧规下可能高达1500元以上)。
逾期记录上报时间放宽,补救机会增加
新规明确:银行需在持卡人逾期30天后才上报征信(原为3天),这意味着,若在30天内还清欠款并支付违约金,可避免征信“污点”,但要注意:
- 逾期超过90天仍可能被起诉;
- 多次逾期可能影响后续贷款审批。
建议参考:
- 优先还足最低还款额,避免触发违约金;
- 逾期后主动联系银行协商分期还款(部分银行支持最长60期);
- 定期查看账单,利用银行APP设置自动还款;
- 保留还款凭证,以防纠纷。
相关法条: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银保监办发〔2021〕49号)第70条:违约金收取标准需公示且不得重复计费;
- 《民法典》第676条:借款人未按期还款,需支付利息但不得高利滚利;
-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第22条:银行需明确告知逾期影响。
小编总结:
2023年信用卡新规的核心逻辑是“减负+透明”——取消滞纳金、限制违约金和利息上限,同时给予持卡人更长的补救期,但需牢记:“免滞纳金”不等于“免费逾期”,合理用卡、按时还款仍是保护征信的关键,若已陷入债务困境,建议尽早通过官方渠道协商,避免“以卡养卡”的恶性循环,毕竟,政策保护的是诚信者的权益,而非纵容过度消费。
(本文案例及数据均基于公开政策,具体以银行合同为准)
信用卡逾期免收滞纳金?2023年最新规定这样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