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的法律问题有哪些呢(民间借贷的法律问题有哪些类型)
介绍:
民间借贷相关的法律问题包括如何订立合同、贷款利息多少合法、贷款的诉讼时效是多少、如何就贷款提起民事诉讼等。在司法实践中,民间借贷存在以下问题:总是更容易引起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因此,债权人和债务人应该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一、民间借贷的法律问题有哪些
1、签订借款合同
贷款人应保留借款人身份信息证明文件,以便发生纠纷时追回。借款人为个人的,应保留借款人身份证复印件;借款人为单位的,应保留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
2.正确开具收据
收据上注明付款方式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只有在收到现金付款时,才会要求对方开具收据。如果是银行转账,付款人只需保留汇款凭证即可证明其付款行为。如果以现金支付且不要求收款人出具收据的,请务必保留现金提取凭证,并保留付款地点和时间的记录。付款时最好有第三人在场作证。防止收款人否认未收到货款。
3、借款利息
借款利息不得提前从本金中扣除。提前扣除本金利息的,应当返还贷款,并按照实际借款金额计算利息。
4、借款目的
首先,借款的目的必须合法。
其次,如果配偶一方作为借款人开具欠条,那么这笔贷款只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才能算作夫妻共同债务。如果贷款用于借款人夫妻共同生活,即使欠条是由配偶一方签发的,最终也应该由配偶双方共同偿还。
5、保证
如果贷款人担心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需要注意的是,在借贷关系中,仅起联系、介绍作用的人不承担担保责任。真实表示担保债务履行意愿的,视为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二、民间借贷没有约定逾期利息怎么算
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未约定逾期利息的,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的利息。
我提醒大家,所谓逾期利息,是指付款义务人因迟延履行而应向债权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款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第二十九条规定,借款人和贷款人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不得超过年利率24%。
逾期利率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别处理:
1、未约定贷款期间利率和逾期利率,贷款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约定了贷款期限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贷款人主张借款人自该日起按贷款期限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逾期还款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三、民间借贷多长时间诉讼时效
《民法典》规定,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当事人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时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义务人知道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期限。
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届满时,债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抗辩。
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自愿履行的,不得要求返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