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追诉期是多久
在法律的世界中,刑事案件追诉期是一个相当重要且复杂的概念。它直接关系到犯罪行为是否能够被追究刑事责任,对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信您对这个话题也充满了好奇和疑惑,那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吧!
一、刑事案件追诉期是多久
刑事案件追诉期,简单来说,就是法律规定的对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其具体的时长因犯罪的严重程度和法定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需要注意的是,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人民检察院、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院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二、刑事案件追诉期的中断情形
在刑事案件中,追诉期并非一成不变,存在中断的情形。
追诉期限的中断,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发生法定事由而使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追诉期限重新计算的制度。引起追诉期限中断的法定事由,是犯罪人在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
如果犯罪人在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不论新罪的性质和刑罚轻重如何,前罪所经过的追诉时效期间均归于无效,前罪的追诉时效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
例如,某人犯盗窃罪,追诉时效为五年。在这五年内,他又犯了抢劫罪。那么,对于盗窃罪的追诉时效就中断了,从犯抢劫罪之日起,重新计算盗窃罪的追诉时效。
三、刑事案件追诉期的延长情形
除了中断,刑事案件追诉期还有延长的情况。
追诉时效的延长,是指在追诉时效的进行期间,因为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使追诉时效暂时停止。
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例如,某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潜逃,即使经过了很长时间,一旦被抓获,仍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刑事案件追诉期是一个复杂但又极其重要的法律概念。了解它对于我们理解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免费问,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