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劳动合同从什么时候算
在如今的职场中,劳动对于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益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有时会出现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那么未签劳动合同从什么时候算呢?这可是个相当关键的问题,相信您也对此充满好奇,那就让我们一同来探讨。
一、未签劳动合同的起算时间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用工之日,一般是指劳动者开始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那一天。
比如说,张三于 2023 年 5 月 1 日正式到某公司上班,那么从 5 月 1 日起,就开始计算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如果到 6 月 1 日,公司仍未与张三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公司就需要向张三支付二倍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限劳动合同。
二、未签劳动合同的计算方式
在确定了未签劳动合同的起算时间后,接下来就是赔偿的计算问题。额通常是按照劳动者的月工资标准来计算的。
假设李四每月工资为 8000 元,从 2023 年 3 月 1 日入职,到 4 月 1 日仍未签订劳动合同,那么 4 月份的工资公司需要支付李四 16000 元。
但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工作不满 12 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同时,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三、未签劳动合同的维权途径
当劳动者遇到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呢?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处理。
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向员会申请仲裁。在申请仲裁时,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比如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人院提起诉讼。
总之,劳动者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签劳动合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涉及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以上内容只是一个简要的介绍,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免费问,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