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必须报交警吗
在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当事人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其中,一项重要的问题就是是否需要报警处理。本文将详细介绍交通事故报交警的规定,帮助您了解何种情况下必须报交警。
一、交通事故必须报交警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必须在以下情况下报交警:
(1)造成人员伤亡的;
(2)造成财产损失且无法自行协商处理的;
(3)涉及到机动车驾驶人逃逸的;
(4)机动车驾驶人有饮酒、服用毒品或者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的;
(5)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对事故责任有争议的。
除了以上五种情况外,对于一般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无需报交警。
二、交通事故需要报警,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又自行协商处理的
如果交通事故需要报警,但当事人未造成人员伤亡,且自行协商处理了,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仍需要及时向交警部门报案。因为即使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事故仍然可能对公共安全、道路交通秩序产生影响。交警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处理,并出具相关责任认定书。这样可以避免事后责任不明或纠纷的发生。
三、交通事故先自行协商处理,但后期又产生争议的
如果交通事故先自行协商处理,但后期又产生争议,当事人可以向交警部门申请复核。交警部门会根据当事人的陈述、提供的证据等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并作出相应的责任认定。需要注意的是,复核一般需要在事故发生后的三十日内提出,超过时效的,交警部门将不再受理。
交通事故是否需要报交警,具体要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当事人的协商情况等因素而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事故需要报交警,务必及时向交警部门报案,并配合调查处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