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能随意撤案吗
在车水马龙的都市中,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处理方式多种多样。有人不禁产生疑问:交通事故能随意撤案吗?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一问题。
一、交通事故能随意撤案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交通事故撤案分为两种情况:
1.刑事撤案:
发生交通事故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属于刑事案件。不能随意撤案,需要公安机关调查取证、认定责任并移交检察院起诉。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证据不足的,可决定不起诉,此时方可撤案。
2.行政撤案:
交通事故未构成刑事案件,公安机关经简易程序调查认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当事人可以提出申诉,公安机关经审查后决定撤销处罚,即属于行政撤案。
二、交通事故可以撤销行政处罚吗?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6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公安机关在复议或者诉讼期间,应当停止执行行政处罚决定。
如果当事人认为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作出的行政处罚不当,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从而有可能撤销行政处罚。
三、交通事故可以撤销刑事案件吗?
交通事故构成刑事案件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已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一旦立案,就不能随意撤销。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检察院或法院才有权撤销刑事案件:
1.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2.行为不构成犯罪;
3.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4.追诉期已过;
5.法律规定可以不起诉的。
交通事故一旦构成刑事案件,当事人或家属无法通过撤案来逃避法律责任。
交通事故不能随意撤案。刑事案件需要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移交检察院起诉,才能撤案。行政案件可以提出申诉或提起诉讼,从而撤销处罚。而一旦交通事故构成刑事案件,則需要按照刑事诉讼程序处理,不能随意撤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