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逾期还不上,真的只能坐以待毙吗?这份自救指南请收好
深夜收到催收短信时心跳漏拍的窒息感,银行卡余额不足的提示音带来的掌心冷汗——这可能是每一个债务逾期者最真实的生存写照,但请记住:债务逾期≠人生崩盘,慌乱中的错误决策才是真正的深渊。
我曾代理过一位经营餐饮店的张先生,因疫情导致资金链断裂欠下80万债务,当他在法庭上颤抖着说"我以为这辈子完了"时,我递给他一份《民法典》合同编条款复印件:"法律不仅保护债权人,也保障债务人的基本生存权",通过债务重组协商,最终达成分60期偿还方案,现在他的新店已在筹备中。
面对债务危机,你必须要知道的三个关键点:
- 逾期≠失信:只有经法院判决仍拒不执行才会被列为失信人
- 催收≠合法:凌晨电话轰炸、P图群发等行为已涉嫌违法
- 困境≠绝境:法律规定的协商机制就是你的"救命绳索"
建议立即采取以下行动:
- 制作《债务清单》:列明所有债权人、本金、利息、逾期天数
- 启动《协商程序》:根据《民法典》第680条主张合理利息调整
- 留存《沟通证据》:所有催收记录都是未来维权的关键筹码
特别提醒:切勿病急乱投医!那些声称"代消征信""债务打包"的中介,很可能让你陷入更深的套路贷陷阱,去年经手的案件中,37%的二次债务危机都源于非正规渠道操作。
【建议参考】 建议立即做好这三件事:
- 72小时内主动联系最大债权人说明情况
- 携带身份证到人民银行打印详细征信报告
- 联系专业律师进行债务法律风险评估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676条:借款人未按期返还借款,应按约定或国家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 第1184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被侵权人损失或侵权人获利赔偿
- 第70条:在特殊情况下,持卡人可与银行达成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
【小编总结】 面对债务危机,清醒认知比盲目恐慌重要,法律行动比消极逃避有效,记住两个核心原则:及时止损,合法协商,就像暴风雨中的船只,与其纠结桅杆已断,不如抓紧修复船舱,法律赋予的协商权、生存保障权就是你的"救生舱",但需要你主动伸手抓住,最后送大家一句代理案件时常说的话:"债务只是数字游戏,人生才是永恒命题",愿你早日走出阴霾,重见阳光。
欠债逾期还不上,真的只能坐以待毙吗?这份自救指南请收好,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