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时间规定详情
在日常生活中,道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而了解事故处理的时间规定对于当事人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着事故的解决效率,还关系到各方的权益保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时间规定
1. 对于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一般当场就可以出具事故认定书。
2. 普通程序处理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3. 发生死亡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前,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得证据。当事人不到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记录。
4.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对相关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
5. 检验、鉴定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十日。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赔偿时间规定
1. 损害赔偿的调解期限为三十日,公安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延长十五日。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当事人和有关人员、调解人签名,加盖公安机关印章后即行生效。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由调解人签名,加盖公安机关印章,分别送交当事人和有关人员。
2.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受理案件后,一般会在六个月内作出判决。
3. 如果涉及到保险理赔,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后,保险公司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行政复议时间规定
1. 当事人认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2.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
总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时间规定涉及多个方面,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当事人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保障事故处理的公平、公正和高效。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