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事故后逃逸怎么处罚
在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是我们不愿面对但又不得不关注的问题。而其中,事故发生后逃逸的行为更是性质恶劣,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那么,发生事故后逃逸到底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相信这是很多朋友都关心的话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一、发生事故后逃逸怎么处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处罚是十分严厉的。首先,如果尚未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其次,如果构成犯罪,比如造成一人以上重伤,并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就会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事故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理
这是一个与事故逃逸相关的重要长尾词。1如果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然后又主动投案自首,在量刑时会予以考虑。自首是法定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法院在判决时会根据自首的时间、动机、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综合决定对自首者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幅度。2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有自首情节,也不意味着一定会免除刑事处罚,只是在量刑上会相对从轻。
三、如何认定事故逃逸行为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总之,发生事故后逃逸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且严重违法的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极大的危害和损失。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遵守交通法规,在发生事故后勇敢承担责任。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