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上征信了还能洗白?律师教你合法撤销的正确姿势
很多朋友遇到信用卡逾期上征信就慌了神,病急乱投医找中介花钱"修复征信",结果不仅被骗钱,还可能涉嫌违法,今天从法律实务角度,教你通过合法途径撤销不良征信的正确方法。
核心逻辑: 征信记录修改遵循"谁报送谁负责"原则,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25条,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时,有权提出异议,但注意!这里的关键是证明逾期记录确实存在错误。
实操三步法:
银行协商撤销(黄金72小时)
发现逾期立即联系银行信用卡中心,说明特殊情况(如系统代扣失败/疫情封控等),提供工资流水/住院证明等客观证据,部分银行对首月小额逾期有宽限期,可能直接撤回征信报送。征信异议申诉(30天见效)
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线下网点提交异议申请,重点描述"非恶意逾期"事实。
- 银行未履行通知义务(未发送账单/短信)
- 盗刷等第三方责任导致的逾期
- 疫情期间享受延期政策却被误报
- 特殊情形核销(终极武器)
如存在重大疾病/失业等不可抗力因素,可依据《民法典》第180条主张免除违约责任,某案例中王女士因乳腺癌化疗逾期,法院最终判决银行删除其征信不良记录。
建议工具箱:✅ 每月设置还款日闹钟+绑定自动还款双保险
✅ 收到逾期短信立即截图留证
✅ 协商过程全程录音,要求银行出具书面处理结果
✅ 警惕"征信修复"骗局,合法途径不花一分钱
法律依据: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不良信息保存期限为5年
- 《民法典》第57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等违约责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持卡人未及时收到账单可主张减免利息
小编总结: 征信修复没有捷径,但有法律明文保障的救济通道。记住两个关键时间节点:银行报送征信前的协商黄金期,以及报送后60天内的法定异议期。与其事后补救,不如养成设置多重还款提醒的习惯,你的信用值千金,且用且珍惜!
信用卡逾期上征信了还能洗白?律师教你合法撤销的正确姿势,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