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撤销后,征信记录真的能一键删除吗?
"王先生去年因住院治疗导致信用卡逾期,经与银行协商后成功撤销了逾期记录,但近期查询征信报告却发现逾期标注依然存在,这让他陷入困惑:信用卡逾期撤销后,征信记录真的会彻底消失吗?"
很多持卡人都有类似误解,根据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自不良行为终止之日起5年,这里需要明确三个关键点:
"撤销"不等于"消除":银行同意撤销的是当期逾期状态,但征信系统仍会客观记录该笔信贷行为的完整轨迹,就像病历本上的治疗记录,即使疾病痊愈,就诊记录依然存在。
特殊更正机制:仅在两种情况下可申请删除记录:
- 信息存在错误或遗漏
- 逾期因银行系统故障等非持卡人责任导致 以王先生为例,若持有医院证明与银行出具的《非恶意逾期说明》,可向征信中心申请添加"特殊事件说明"。
修复重于删除:根据央行2023年最新指引,已结清的逾期账户会在征信报告中标注"已清偿",随着时间推移,其负面影响会逐渐降低,金融机构更关注近2年的信用表现。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第三方机构宣称能"永久删除征信逾期",这已涉嫌违法。《刑法》第253条明确规定,非法修改征信数据最高可处三年有期徒刑,今年5月杭州某科技公司就因伪造银行公章删除征信记录被立案调查。
【建议参考】
- 逾期后立即与银行协商还款并取得书面凭证
- 每半年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免费查询信用报告
- 对非本人原因导致的逾期,15个工作日内提交异议申请
- 保持至少两张正常使用信用卡,用良好记录覆盖历史逾期
【相关法条】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不良信用信息保存期限为5年,自不良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超过5年的应当删除。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九条: 信用评价人应及时核查异议信息,信息确有错误的,应当采取更正、删除等必要措施。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办法》第二十四条: 金融机构处理异议申请应在20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申请人。
【小编总结】
信用卡逾期记录如同信用世界的"疤痕",撤销处理相当于进行专业修复,但无法让痕迹完全消失,关键在于建立"修复-更新-维护"的信用管理闭环:及时处理逾期后,通过持续良好的信用行为让金融机构看到履约能力的提升。征信系统的核心价值不在于记录完美,而在于真实反映信用演进过程,与其纠结历史记录,不如把握当下,用守约行为书写新的信用篇章。
信用卡逾期撤销后,征信记录真的能一键删除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