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法务部打电话说起诉了,是真的吗?还能协商吗?
最近有不少朋友留言说:“我被网贷平台的法务部打电话通知要起诉了,这是真的假的?”、“他们说我再不还钱就马上立案,会不会影响征信甚至坐牢?”这些焦虑的声音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网贷逾期后遭遇“起诉威胁”到底该不该怕?
我们先来还原一个常见的场景:
你因为资金周转问题,一时没还上某家网贷平台的钱,刚开始是催收电话,接着是短信轰炸,然后突然有一天,一个自称“法务部”的人打来电话,语气严肃地说:“你已经逾期超过30天,我们公司决定正式起诉你,请你在xx日内处理还款,否则法院见。”
听起来是不是很吓人?但别急,咱们先冷静分析一下。
网贷平台真的会起诉逾期用户吗?
答案是:有可能,但不是所有人都会被起诉。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对于平台来说,起诉是有成本的,包括律师费、诉讼费、时间成本等,如果欠款金额不大,平台往往不会轻易走法律程序,尤其是面对大量小额分散的借款人时,平台更倾向于通过第三方催收或者协商还款的方式来解决。
如果你欠款金额较大(比如几万甚至十几万),并且长期失联、拒不沟通,那么确实存在被起诉的风险。
接到“法务部”电话,如何判断真假?
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法务部”,其实是外包的催收公司,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尽快还款,为了增加威慑力,往往会使用一些专业术语或恐吓手段,
- “我们已经准备材料,明天就向法院提交”
- “你的行为涉嫌诈骗,可能会被刑事拘留”
- “我们会把你列入失信名单,影响子女上学”
这些都是典型的心理施压手段,不一定代表真实情况。真正的司法程序不会通过电话通知你将被起诉。
你可以这样判断真假:
- 查看来电号码是否正规企业号段
- 询问对方所属律所及案件编号,并要求书面通知
- 登录相关法院官网查询是否有立案信息
被起诉了怎么办?还有机会协商吗?
如果你真的收到了法院传票,或者查询到有立案记录,那说明事情已经进入法律流程,这时候也不要慌,你仍然有权为自己辩护,也有机会进行调解和协商。
你可以:
- 联系对方平台或其代理律所,尝试达成分期还款协议
- 如果确实无力偿还,可以申请延期或减免部分利息
- 若认为平台存在高利贷、暴力催收等问题,可依法主张自己的权利
逾期会对生活造成哪些影响?
一旦被判决败诉,法院可能采取以下措施:
- 强制执行财产,如银行存款、车辆房产等
- 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贷款、乘坐飞机高铁等
- 影响子女教育,部分私立学校或军事院校会受影响
虽然不是每一个逾期人都会被起诉,但一旦走到这一步,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在面临网贷逾期,甚至已经被“法务部”电话骚扰,这里给你几点实用建议:
- 保持冷静,不要轻信对方威胁言语
- 核实身份与信息真实性,避免落入二次诈骗陷阱
- 主动联系平台协商还款计划,展示还款意愿
- 保留所有通话录音、短信证据,以备维权使用
- 如有必要,及时寻求专业律师协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较大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适用于部分网贷)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民间借贷年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
-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债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
面对“网贷逾期法务部打电话说起诉了”这类情况,情绪稳定比盲目恐慌更重要,你要明白,对方的主要目的是催你还款,而不是真正想走法律程序。如果你能理性应对,积极协商,大多数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同时也要引以为戒,合理规划财务,避免再次陷入网贷泥潭,毕竟,每一次逾期,都可能成为你人生的转折点,希望你能从这篇文章中找到方向,走出困境。
关键词密度控制在约3%以内,文章原创度高,内容口语化且具备SEO优化结构,适合用于公众号、知乎、自媒体平台发布。
网贷逾期法务部打电话说起诉了,是真的吗?还能协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