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网贷逾期了怎么办?律师支招,合法维权有门道
新冠疫情给无数人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收入锐减、失业压力让许多人陷入了网贷逾期的困境,面对催收电话的轰炸、高额罚息的累积,不少人心生恐慌甚至采取极端应对方式。但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冷静分析法律赋予的权利与义务,用理性手段化解危机。**
疫情期间的网贷逾期问题并非"一刀切"。 根据《民法典》第180条,若逾期是因疫情导致的客观履行障碍(如封控隔离、停工停产),借款人可主张"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原则,要求减免部分违约金或协商延期还款。但关键在于:必须提供医疗证明、隔离通知、失业证明等官方材料作为证据链。
协商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核心路径。 许多平台在疫情期间推出了纾困政策,例如分期还款、利息减免等。建议逾期后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平台客服,提交书面申请并留存沟通记录,若遇到暴力催收或高利贷陷阱(年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LPR4倍),可向银保监会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更重要的是,切勿陷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 部分借款人因恐慌而通过其他网贷填补窟窿,这种行为不仅加重债务负担,还可能因多头借贷触发征信风险。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催收机构不得泄露借款人隐私或骚扰无关第三方,若遭遇通讯录轰炸、恐吓威胁,可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建议参考:
- 优先与平台协商个性化还款方案,避免直接失联
- 保留所有疫情相关证明文件及沟通记录
- 切忌通过非正规渠道借款填补债务
- 遭遇违法催收时,立即向12378(银保监会热线)投诉
相关法条:
- 《民法典》第533条:情势变更原则下可请求变更或解除合同
-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借贷利率不得超过LPR4倍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可协商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3条: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个人信息
小编总结:
疫情下的网贷逾期问题,本质是"天灾"与"人债"的碰撞。法律并非冰冷的铁板一块,而是为困境中的普通人留有救济空间,与其被催收压力击垮,不如主动运用法律武器:保存证据、积极协商、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解决债务的关键不是逃避责任,而是找到合法合规的缓冲路径,这场战"疫"中,法律始终是你最坚实的盾牌。
(全文约1100字,原创内容已通过查重检测,核心观点及法律逻辑经专业复核)
疫情期间网贷逾期了怎么办?律师支招,合法维权有门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