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信用卡逾期无力偿还,如何避免成为失信人?律师教你关键三步
"疫情三年,我的信用卡欠了15万,现在连最低还款都吃力……" 后台收到网友小陈的留言,餐饮店倒闭、收入骤降、家人患病,他的遭遇正是疫情后千万负债者的缩影。
根据央行2023年数据显示,信用卡逾期率较疫情前上升37%,而真正被起诉的案例不足5%,这意味着,绝大多数负债人本可避免法律风险,却因应对方式不当陷入被动。
▍法律实操关键:把握"黄金协商期"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明确规定,持卡人因失业、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导致还款能力下降时,有权申请个性化分期协议,但90%的负债人不知道:
- 逾期前30天是最佳协商窗口期
- 需提供失业证明、医疗单据等法定佐证材料
- 最长可分60期(5年)免息偿还
▍真实案例:自由职业者成功减免违约金
2022年杭州某法院判决中,摄影师张某因疫情导致工作室停摆,通过提交2020-2022年完税证明及租赁合同,最终法院裁定银行需免除其2.8万元违约金,并将12万元本金分48期偿还。
▍警惕这些"致命错误"
- 失联超过3个月可能触发刑事报案(刑法196条)
- 每月还款低于100元视为消极履行
- 私自转移财产将面临拒执罪指控
【律师建议】
- 立即行动:拨打银行客服热线转"债务协商专线",切忌通过第三方中介
- 证据清单:准备疫情封控证明、离职文件、医疗记录(三选一)
- 书面确认:要求银行出具《个性化分期协议书》并加盖公章
【相关法条】
- 《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逾期利息不得超过LPR四倍
- 《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银发〔2020〕29号)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妥善审理涉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第10条
【小编总结】
信用卡逾期不是世界末日,关键在"主动+合法+留痕",与其被催收电话逼到失眠,不如今天就用挂号信寄出协商申请(保留回执单)。法律永远给诚信者留着一扇窗,但窗口期不会永远敞开。
(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全国已有超过82万人通过合法协商避免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疫情后信用卡逾期无力偿还,如何避免成为失信人?律师教你关键三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