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合同违约救济方式

  一、合同违约救济方式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据此,合同违约,应对采取承担以下:

  (1)继续履行。合同义务没有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履行,直至达到合同目的。此种情况多适用于标的物是特定的必须履行的、不得替代履行的情况。

  (2)采取补救措施。履行债务的标的物品质不符合合同约定,不需继续履行而只需采取适当补救措施,即可达到合同目的或守约方认为满意的目的。比如交付的产品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可以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3)赔偿金。合同各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一方因违约给对方造成实际损害的,按实际损害数额给予赔偿的责任承担方式。当事人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4)违约金。合同各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一方或各方违约时,违约方要支付给守约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以弥补守约方损失,同时兼有惩罚违约行为作用的违约责任方式。承担违约责任后,是否还要继续履行或采取补救措施,可由合同各方协商确定。但是,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继续履行。

  合同违约的情形有几种

  从目前合同履行和实际情况来看,造成当事人违约的原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合同主体方面的原因而造成违约。例如,在合同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因为对对方的资信情况了解不全面或者根本不了解,在签约时没有认真考虑对方是否具有履约能力,从而造成合同不能履行。还有,在当前企业改革中,企业合并或者兼并、分立、甚至破产的现象也时常发生,这些情况也往往导致企业订立的合同难以得到履行。另外,三个以上企业之间互相存在着的很复杂的连环经济业务往来关系(如连环的合同关系),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就会造成其他环节中断,从而导致有关合同不能履行。当然,也有一些不法商人在经济交往中心怀不轨意图或者故意实施毁约行为,造成合同得不到履行。

  (2)由于合同的标的不明确、不具体而造成的违约。这方面的情况比较复杂,不但有许多法律上的问题,也有许多技术指标上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标的物的质量不明确、不具体或者样品与交付的产品相差太远;二是标的物的价款规定不明确、不具体,有的没有规定计价单位,有的没有规定计价货币,有的没有规定保值条款;三是数量条款规定不明确,经常出现的是交货不足;四是技术条款规定的不具体或者有漏洞,给外商以可乘之机。

  (3)由于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不明确、不完备而造成的违约。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不明,容易使当事人误解或者曲解,致使当事人违约。

  (4)由于主管机关对合同审查、管理不严,合同缺乏可行性研究,所签合同不能履行。

  (5)市场行情变化或者价格大幅升降,从而影响合同的全面履行,造成当事人违约。

  (6)因发生自然灾害等的事件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

  (7)因发生而导致合同当事人违约。

  三、合同违约金的上限是多少

  如果合同中只对违约金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约定违约金的比例或数额,并且有关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比例或者金额的,则可按《民法典》中关于承担违约金责任的一般原则执行。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综上,合同违约的责任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金、违约金等。以上就是合飞律师小编整理的对“合同违约救济方式”的解答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合飞律师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865269.html

合同违约救济方式的相关文章

合同违约救济方式种类

  一、合同违约救济方式种类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条:当事人一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措施后,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造成损失的,损...

合同违约救济方式有哪些

一、合同违约救济方式有哪些 1、损害赔偿 损害赔偿是公规定的一种主要的违约救济方式。一当事人合同应负责的损害赔偿额,应与另一当事人因他合同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赔偿损失的范围,一般包括财产的毁损,减少和为减少或消除损失所支出的费用,以及合同履行后可能获得的利益...

电子合同违约救济方式是什么意思

  一、电子合同违约救济方式是什么意思   1、实际履行。   2、停止使用,停止使用是指因被许可违约行为,许可在撤销许可或解除合同时,请求对停止使用并交回有关信息。   3、中止访问。中止访问是对信息许可访问合同救济,当被许可有严重违约行为时,许可可以中止其获取...

合同违约救济方

一、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1、构成条件不合同成立的条件包括:订主体存在双或多当事人,订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意。 2、法律意义不合同成立与否基本上取决于当事人双的意志,体现的是合同自由原则,合同成立的意义在于表明当事人双已就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取...

分批交货合同中的违约救济方

分批交货合同中的违约救济方法 依据我国的规定,买卖双进行货物的交易时,可以签订买卖合同,而买卖的方式是非常多的,有些是分批次交易货物的,那么在分批次交易合同救济法如下: 1.如果一当事人不履行对任何一批货物的义务,便对该批货物构成根本违约,则另一当事人可以宣告合同对该批货物无效;...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救济方式有哪些

一、房屋买卖合同违约救济方式有哪些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救济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继续履行。若一方违约,另一有权要求违约方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履行合同义务,比如要求卖按照定交付房屋、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等,前提是继续履行在事实上和法律上均具有可行性。 (二)采取补措施。若房屋存在质量问题等...

合同违约救济方式

  一、合同违约救济方式   根据《民法典》对违约责任的规定,合同发生违约后,权利人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式进行权利救济:   1、继续履行,合同违约会造成合同不能继续履行,履行发生了困难,此时权利人可以请求违约责任人继续履行合同。   2、采取补措施,合同违约会造成权利人遭受重...

电子合同违约救济方式

  一、电子合同违约救济方式   电子合同违约救济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四种:   1、实际履行。   2、停止使用。停止使用是指因被许可违约行为,许可在撤销许可或解除合同时,请求对停止使用并交回有关信息。   3、中止访问。中止访问是对信息许可访问合同救济,当被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