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被起诉只能坐以待毙?关键步骤帮你争取主动权!
逾期被起诉后,如何应对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当债务逾期演变成法院起诉,许多人会陷入恐慌,甚至选择逃避。但法律程序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而非单纯惩罚,若能掌握关键应对策略,不仅能降低损失,还可能争取到协商机会,以下是处理逾期诉讼的核心步骤:
收到传票后,第一时间确认案件真实性
法院会通过官方渠道(如邮寄、公告)送达传票,切勿轻信短信或电话通知,需通过12368司法服务热线或法院官网核实案件信息,若确认被起诉,务必在15天内提交答辩状,否则可能被视为放弃抗辩权。
分析起诉材料,找出争议焦点
仔细阅读《起诉状》中的诉讼请求和证据清单,重点关注:
- 借款合同是否合法有效(如利息是否超过法定上限)
- 对方主张的本息计算是否存在误差
- 是否存在暴力催收等违规行为(可作为反诉依据)
案例参考:2023年杭州某网贷纠纷案中,被告因发现原告计算利息时重复收取服务费,最终法院判决减免30%债务。
准备应诉材料,争取调解机会
向法院提交以下证据:
- 还款记录(证明非恶意拖欠)
- 经济困难证明(失业证明、医疗单据等)
- 协商沟通记录(体现积极还款意愿)
超过60%的民事借贷纠纷在庭前调解阶段达成和解,主动提出分期还款方案往往能避免判决执行。
出庭注意事项
- 穿着正式,提前30分钟到达法庭
- 发言时围绕证据展开,避免情绪化表达
- 若对法律程序不熟悉,可申请法律援助律师
专业建议:三步构建防御体系
- 协商优先:收到催收函时立即联系债权人,提供书面还款计划
- 证据固化:保留所有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特别关注对方违规证据
- 信用修复:结案后要求债权人出具《结清证明》,及时更新征信记录
法律依据速查
- 《民法典》第675条:借款人未按期还款,需支付逾期利息,但不得超出合同成立时LPR的4倍
- 《民事诉讼法》第125条: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15日内提出答辩
-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规定》第26条:变相收取的"服务费""保证金"应计入利息总额计算
逾期诉讼的本质是债务关系确认程序,而非终局性惩罚,被起诉后需牢记:
- 逃避=败诉:缺席判决可能导致财产被强制执行
- 证据=筹码:完善的举证能争取利息减免甚至反诉赔偿
- 时间=机会:在判决生效前达成调解,可避免纳入失信名单
关键提醒:即使收到判决书,仍可在执行阶段与债权人协商还款方案,法律永远为积极解决问题的人留有窗口,消极逃避只会让"信用负债"升级为"人生负债"。
(本文系基于实务经验原创撰写,个案需咨询专业律师)
逾期被起诉只能坐以待毙?关键步骤帮你争取主动权!,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