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主张合同违约与损害赔偿的区别

一、主张合同违约与的区别

1、损害赔偿与实际履行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显然,从立法角度已经对这两种救济方式进行区分,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在个案纠纷中,要求违约方实际履行更能够帮助守约方实现合目的且不用为主张因违约行为而产生的实际损失进行举证,更有利于保护守约方的合同利益。当然,某些情况下要求实际履行已经不能对守约方进行有效救济。

例如中的迟延交付行为,在生产型企业的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如果出现因违约方原因迟延交货的情形就很有可能导致生产经营的停顿,即使继续履行合同但已经产生了经济损失。那么,在实际损失能够合理证明的情况下选择违约损害赔偿就可以有效地维护守约方利益,直接采用放弃要求违约方实际履行的救济方式而采取损害赔偿来弥补损失。

2、损害赔偿与支付违约金

损害赔偿与支付违约金都是合同责任的主要方式。前者主要是一种补偿性的责任形式,而后者则具有补偿性和惩罚性双重属性。所以,损害赔偿通常要与实际损害相结合,而支付违约金的数额与实际损害之间并无必要联系。即使在没有损害的情况下,也应支付违约金。如果支付补偿性违约金不足以补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失,债务人还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以弥补违约金的不足部分,即违约金可与赔偿损失并用。但在两者并用的情况下,应以受害方的实际损失作为责任的最高限额,即受害方不得获取超过实际损失的补偿。

3、损害赔偿与采取补救措施

在不适应继续履行的情况下,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挽回损失。同样以买卖合同为例,当事人A以二次销售为目的向生产商B进行采购,如发现标的物存在瑕疵,就可以要求B及时修复并承担由此所产生的合理费用。但如果实际购买者C发现标的物存在瑕疵并无且法修复,从而以无法实现使用目的为由要求A退货并承担违约金的情况下,A显然因为B销售瑕疵产品的违约行为产生了违约损失,当然有权主张B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

4、损害赔偿与解除合同

有效的解除合同行为将给各方当事人带来终止合同效力,消灭合同关系的法律后果。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可依本条规定,以合同是否履行完毕作为选择救济方式的时间节点。若已经履行,则即使违约方采取恢复原状或其他补救措施等方法,当事人仍可以要求其赔偿损失。

二、能否同时主张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

能否同时主张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需要分情况来看:

(一)两者能同时适用的情况

约定的违约金小于实际经济损失,守约方可要求违约方在支付违约金的同时,就不足的部分赔偿损失。但二者相加不得超过违约方造成的经济损失。

例如,甲和乙签订一份《买卖合同》,约定违约金为1万元并赔偿一切经济损失。合同签订后,甲又将标的物出让给丙。甲的违约行为给乙造成了7万元的经济损失。这种情况下,乙既可以要求甲支付1万元违约金,同时还可以要求甲赔偿损失6万元。

(二)两者不能同时适用的情况

约定的违约金大于或等于实际经济损失,守约方不能要求违约方在支付违约金的同时赔偿损失。

还是以甲、乙的交易为例。假设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是9万元,甲的违约给乙造成7万元的损失,则乙只能要求甲支付违约金9万元而不能同时要求赔偿损失7万元。

因此,交易中,违约金不能约定过低,应适当高于一方违约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但也不能太高,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30%即为太高。

三、合同违约金如何约定才合法

约定违约金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产物。当事人是否约定违约金及是约定具体违约金额还是约定违约计算方法法律原则上不加以禁止。但为稳定社会秩序,防范金融风险,违约金又要受到和诚实信用原则的限制。因此,确定违约金时,既要权衡双方对违约金的约定体现惩罚性质,又要通盘考虑违约所造成损失彰显赔偿功能。故通说认为,我国违约金兼有赔偿性和惩罚性的双重属性,赔偿性体现了违约金的基本功能,惩罚性体现了违约金的特殊功能。

由于约定违约金具备双重功能,故在具体案件中确定约定金时,应严格依照《民法典》规定处理,即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针对何为“过分高于”,《民法典》规定以30%为临界点,即约定违约金不得超过造成损失的30%。

由于最高院设定了违约金的上限,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当守约方主张违约责任时,违约方通常均会抗辩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希望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调整。然而,由于案件类型各异且违约造成的损失在大多数案件中不直观无法评估,故在确定违约金时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从上述可知,主张合同违约与损害赔偿存在很大区别,其中前者是一种具有补偿性的措施,而后者是一种具有惩罚性的措施。以上便是合飞律师小编为您带来关于主张合同违约与损害赔偿的区别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合飞律师的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859982.html

主张合同违约与损害赔偿的区别的相关文章

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区别一览表(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寻找法律网 人身伤是指受人因交通事故受伤后向受人请求赔偿损行为。工伤赔偿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受到,成为工伤,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给予损害赔偿赔偿。 一、人身损害赔偿和工伤赔偿有没区别 一般人身伤害赔偿纠纷中,除后续治疗费外,赔偿问题通常都是一次性解决。 在工伤...

离婚损害赔偿适用于登记离婚吗法律规定(离婚损害赔偿的损害赔偿仅仅包括物质损害赔偿)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内容来了解一些和离婚损害赔偿适用于登记离婚吗?相关法律规定。 离婚损害赔偿适用于登记离婚吗? 不适用。由于中国离婚损害赔偿实质上是离因损害赔偿,...

违约金和违约损害赔偿的区别(违约损害赔偿责任有几种)

违约损害赔偿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的赔偿范围包括赔偿范围,一般法定赔偿范围和特殊法定赔偿范围。赔偿范围是双方当事人依据自己意思而定立的赔偿。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违约损害赔偿是什么,范...

合同的违约与损害赔偿的注意事项

在案件中,当事人往往会定几种不同的合同责任方式,本文就违约金条款与损害赔偿条款在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作以下分析: 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定因违约产生的损赔偿计算方法。”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既定了违约金条款,又定了...

侵权责任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吗,侵权责任法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如果当事人人格权、身份权、财产权等受到了侵害的情况下是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中规定,并不是所有侵权行为都是可以要求一定精神损害赔偿的,需要结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什么情形被侵权人可以要求精神...

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时候实施(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

1、2022年5月1日发生侵权行为造成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相关成本标准依据为:1.2021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2021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 2、2022年4月30日之前发生侵权行为造成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继续适用我省《试点工作方案...

人身损害赔偿的具体适用,人身损害赔偿的一般范围有哪些

人身损害赔偿实务规定是根据实际失来确定最终的赔偿的数额。比如说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还有就是营养费等等。医疗费应当是根据医疗机构所出具医药费住院费等相关收款凭证来确定。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人身...

侵权损害赔偿违约损害赔偿主张

一、侵权损害赔偿违约损害赔偿主张吗 在实践中,我们不能够主张遵守两份彼此冲突协议义务。 举例来说,假设您某位商业伙伴签署了一份有明确违约责任条款的合约,然而在随后过程中,对方未能严格履行其中承诺,这就涉及到法律层面上责任追究问题。 根据相关,违约方必须依照合约具...